隨韻:修订间差异
全面改善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Diacritical marks| |
{{Diacritical marks|𑖎𑖽|caption=點}} |
||
'''隨韻'''({{ |
'''隨韻'''({{sa|अनुस्वार|mode=DN2S}}、[[IAST]]:{{IAST|anusvāra}}、阿奴窣婆罗、“跟隨元音”),是用於各種[[印度-雅利安語支|印度語言]]中的兩種[[鼻音化]]現象。依據隨韻在詞中的位置和語言的不同,它的精確發音可能變化得非常大。 |
||
==隨韻== |
==隨韻== |
2020年6月26日 (五) 03:56的版本
𑖎𑖽
| ||||
---|---|---|---|---|
點 | ||||
|
隨韻(梵文:𑖀𑖡𑖲𑖭𑖿𑖪𑖯𑖨、IAST:anusvāra、阿奴窣婆罗、“跟隨元音”),是用於各種印度語言中的兩種鼻音化現象。依據隨韻在詞中的位置和語言的不同,它的精確發音可能變化得非常大。
隨韻
在梵語中,前面元音的鼻音化是 /m/ 或 /n/ 在隨后輔音(要么詞內要么跨越詞界)之前的同位異音;/m/ 在元音前或停頓中,只實現為 [m]。在天城文中,這種鼻音化被表示為随音符號,在前面字母上的點,叫做點(bindu)。与四川話、緬甸語中的前後鼻音合流、日语的拨音类似,梵语随音只规定发音方法(浊鼻音),不规定发音部位。由于语流音变的同化作用,随韵的发音部位与后续音素相同(比如在卷舌音之前是 [ɳ],在軟腭音之前是 [ŋ] 等),在重读和句末等无后续音素的情况下,发作 [m]。
標記
在悉曇文、天城文中,隨韻被表示為在字母上的一個點(bindu)。在 IAST 中,它被寫為在字母后的 ṃ。某些抄寫者用不同的符號 (ṁ) 來表示在某些吠陀 shakha 中的音韻變體的符號[1][2],或表示某些方言及某些随时间变异的符号[3][4]。
隨鼻
隨鼻 (anunāsika、阿奴那悉迦、“跟隨鼻”)是強制的鼻音化,在現代印地語中與隨韻不在區分。它是強制的張嘴鼻音化,類似於閩南語白讀中的鼻化尾,並非同位異音。在 "n" 或 "m" 緊隨在元音之后的時候,"n" 或 "m" 變為無聲并導致前面的元音成為鼻化元音 (就是說發音要下放軟腭使得部分氣流通過鼻子流出)。
標記
在梵語和相關的正寫法中,它被表示為字母頂上的仰月點(比如: मँ )。在使用 IAST 轉寫的時候,它被表示為在下面有一個點的輔音(通常是 "m")(比如: ṃ ṇ),即使只有前面的元音是發聲的。
註釋
- ^ Monier-Williams 1899.
- ^ Whitney, cited in Emeneau 1946,第91頁
- ^ Varma 1961,第148–55頁
- ^ Emeneau 1946,第91頁
參考文獻
- Allen, W.S., Phonetics in ancient India, OUP, 1953
- Emeneau, M. B. The Nasal Phonemes of Sanskrit. Language. 1946, 22 (2): 86–93. JSTOR 410341.
- Ohala, Manjari, Aspects of Hindi Phonology, Motilal Banarsidass, 1983, ISBN 0-89581-670-9
- Varma, Siddheshwa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phonetic observations of Indian grammarians,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