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華夷秩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61.219.36.21留言2011年4月8日 (五) 02:37 影響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华思想,也被称为华夷思想,指的是在传统上,中國內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與繼承的思想模式,或可稱之為一種擁護中華文化意識型態。其亦包含了对待异族、异国的态度和思想,具体表现为视中国(中华)为世界中心,中华文化和思想具有最高的价值,不承认汉民族以外的异族的独自文化的价值,「化外之民」是教化的对象。

中国中心主义

中國中心主義是認為中國世界中心的一種概念,是古代中國的一種世界觀。近代以來這也被認為是很多民族都具有的種族主義的表現。


政治方面,中國中心主義是中國歷代王朝對外關係的核心。漢族聚居的區域為世界中央,而華夏之外的民族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蠻夷」(史稱「四夷」,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中國的皇帝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或「上國」,而其他民族和中國的關係是貢國和屬國的關係,其首領只能被稱為王。在東亞歷史中,很少有挑戰中國在東亞外交的統治地位的例子。中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東亞外交系統在清朝末期逐漸衰落,致清末由於一系列對外戰爭的失敗導致中國中心主義論點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這一狀況導致了1861年開始的洋務運動以及之後的戊戌變法,而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打破美蘇的外交壁壘,中國則轉向了周恩來提出的求同存異平等互助性質的外交方針,但隨著九十年代中共為延續其自身統治合法性而引發的民族主義思潮,使得中國中心主義再次抬頭。

現代中國人基本上不認同中國中心主義在中國依然存在。[原創研究?]中國自清末開始和西方國家差距越來越大,令中國人質疑中國文化的優越性,有學者主張全盤西化,中國民族主義也從強調中國的優越演變為五四運動時候的爭取國家平等、尊嚴和權利。近代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官方也久不再強調中國中心主義,反而是承認中國的落後和「一窮二白」而爭取積極與外國發展經濟合作和平等的外交關係。


現今「中國中心主義」一詞現主要為支持台獨的人士所使用,以批評一些中國人只會強調中國文化的正統性,輕視台灣的傳統文化和本土元素,將台灣視為一個文化意義上附屬中國的地區而非一獨立的個體。[原創研究?]

四夷表示圖

在一些東亞國家和民族個性的形成過程中,和中國的關係佔據了重要地位。日本聖德太子在給隋煬帝的信中寫道:「日出之處天子致日落之處天子無恙」,這也成為日本國名的由來。被中國統治千年的越南的名字,源自中文的「百越之南」,是以和中國南部之間的地理位置來命名的。

文化方面,中國中心主義表現為因為中華民族歷史悠久,長期是文明中心,對鄰近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影響巨大,所以該觀念持有者認為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次於中國,極端者甚至拒絕承認其他文化的價值。

华夷之辨

華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區辨華夏蠻夷。《尚书·大禹谟》记载大禹治水后,“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四夷是“东曰、西曰、南曰、北曰”(《礼记王制》)。

华夷之辨往往被理解为華夏居于中原,爲文明中心,而周邊种族国家則較落後,是蛮族、化外之民。中國皇帝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而其他國家和中國的關係是貢國屬國關係,其首領最多只能稱爲。中國之外的地域,依方位分爲「四夷」,卽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齐桓公宰相管仲倡“尊王攘夷”,孔子褒扬他,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但是孔子也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肯定了夷狄也能够掌握文明。孔子作春秋大義,提倡華夷之辨,不以種族爲標準,而以文化作量度。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爲諸夏,如行爲不合義禮,亦視爲夷狄。若夷狄嚮慕中國,能行禮義,則褒揚而進之。

遗民吕留良著书道;“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此乃域中第一义。”清朝皇帝雍正帝著《大义觉迷录》,驳斥吕留良的华夷之分:“且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荆楚猃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乎圣德乎!”又引用《尚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雖然就字面上而言,華夷之辨主要以文化禮儀的有無爲標準,但因爲各民族文化皆不相同,何謂文化禮儀難有客觀標準,而就漢字典籍上的記載來看,華夷之辨區分的主要標準可能是以中華思想的有無,或是對中華文化的友善度爲標準。這種思想在日本朝鮮大為發展,日本在7世紀時就視己為華夏,視百濟高句麗新羅等朝鮮為「夷人」,在13世紀視自己為天下神州,說中國在崖山南宋滅亡)後再無中國,同樣,朝鮮人視日本為「禽獸之國」,稱自己為小中華,对中原王朝实行事大主义越南也自称「中夏」,多次出兵老挝柬埔寨

中華世界重衣冠禮儀,《春秋左傳·正義》云:“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周易·繫辭下》記載“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周公周禮而治天下,被儒家尊爲聖人。衣冠、禮儀往往用來代指文明。華夏文明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周邊國家接受中華思想,又常自稱“華夏”、“中國”,這被称为小中華思想。中國和這些周邊國家和地區合稱爲中華世界。由於中華世界爲儒家社會,儒家文化是社會的主流文化,因此這些地區又稱儒家文化圈,又因使用漢字而稱爲漢字文化圈

  • 對中國文化的高度認同和參予,自覺對中華文化的承繼與發揚負有責任感。
  • 通常帶有屬人主義的特徵,希望擁有華人血統者認同該思想,如現今中國即常以此作為反對台灣獨立的理由。[1]
  • 有時會與政治上的中國發生混淆,而呈現對中國的傾慕,不論持有該思想者是否為中國籍。[2]
  • 基于中华思想而对异族的称呼:
    1. 东夷朝鮮
    2. 西戎
    3. 南蛮安南
    4. 北狄匈奴鮮卑契丹蒙古

歷史

理论性地说明了中华和夷狄区别的文献,现在能确认最早的文献为孔子所著。[來源請求]孔子主张将初的礼乐制度化,并排除夷狄起源的文化要素。新朝皇帝王莽一改西汉將夷狄册封的习惯,改变华夷秩序的观点,将匈奴和高句丽的「王」降格为「」,導致這些國家的疏離。

唐朝西域拥有主导权,重视异国文化,外国人被唐朝政府起用的例子并不少见。宋朝儒学則較强调华夷秩序。明朝被异民族的清朝所灭亡,一些明朝遗臣不愿为清朝效力,并采取抵抗清朝或流亡他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方式。朱舜水则是一位流亡日本的明朝遗臣,他认为被夷狄治理的中国已非中国,而流亡地日本则更有资格被称为中华,並成为日本的小中华思想的先驱。[來源請求]清朝也自认为是中华,乾隆皇帝作为中华的皇帝拒绝与英国进行平等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儒教持强烈否定态度,在公共思想体系中不存在中华思想。[來源請求]毛泽东认为中国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但特别的是「中华民族」的概念時常被利用在国内政策中的情况。

影響

東亞地區,由於許多國家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因此部份東亞國家也發展出對應的小中華思想,其中又以朝鮮半島地區為代表。持有這種思想當中較激進者會出現跟中國民族主義中國中心主義混淆的情況,常對與中國文化有淵源的國家的傳統文化產生向源式情緒,以及大一統思想,更激進者甚至出現各種排外情緒[3]或凡事以中國為優先的「中國優先論」[4],此作為的常現使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備受爭議。

注釋

  1. ^ 陳雲林:兩岸和平統一牽扯到十三億中國人的民族感情
  2. ^ 在日籍記者山本秀也所著《你認識真正的中國嗎》序文中即提及一名新加坡華人婦女對中國的傾慕現象,中國作家余秋雨亦曾在《山居筆記》中提到老一輩的新加坡華人仍稱中國為「國內」。
  3. ^ 黃昭順助理冷血談日震災 網友撻伐
  4. ^ 例如中國網友對台灣的日震募款晚會金額高達7億台幣亦表不滿,詳見评论:台湾“相信希望”赈灾晚会筹款7.78亿元新台币

相关条目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