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0年1月30日) |
大德意志帝國 Großdeutsches Reicha | |||||||||||||||||||||||||||||||||||||
---|---|---|---|---|---|---|---|---|---|---|---|---|---|---|---|---|---|---|---|---|---|---|---|---|---|---|---|---|---|---|---|---|---|---|---|---|---|
1933年—1945年 | |||||||||||||||||||||||||||||||||||||
国旗
| |||||||||||||||||||||||||||||||||||||
格言:"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 ("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個元首.") | |||||||||||||||||||||||||||||||||||||
国歌:"Das Lied der Deutschen" (德意志之歌) b "Horst-Wessel-Lied" (霍斯特·威塞爾之歌) | |||||||||||||||||||||||||||||||||||||
首都 | 柏林 | ||||||||||||||||||||||||||||||||||||
常用语言 | 德語 | ||||||||||||||||||||||||||||||||||||
政府 | 一黨專制 | ||||||||||||||||||||||||||||||||||||
元首 | |||||||||||||||||||||||||||||||||||||
• 1934 – 1945 | 阿道夫·希特勒 | ||||||||||||||||||||||||||||||||||||
聯邦大總統 | |||||||||||||||||||||||||||||||||||||
• 1933 – 1934 | 保羅·馮·興登堡 | ||||||||||||||||||||||||||||||||||||
• 1945 | 卡爾·鄧尼茨 | ||||||||||||||||||||||||||||||||||||
帝國總理 | |||||||||||||||||||||||||||||||||||||
• 1933 – 1945 | 阿道夫·希特勒 | ||||||||||||||||||||||||||||||||||||
• 1945 | 約瑟夫·戈培爾 | ||||||||||||||||||||||||||||||||||||
• 1945 | 魯茨·馮·科洛希克 | ||||||||||||||||||||||||||||||||||||
历史时期 | 1933~1945 | ||||||||||||||||||||||||||||||||||||
• 希特勒接任總理 | 1933年1月30日 | ||||||||||||||||||||||||||||||||||||
• 國會縱火案 | 1933年2月27日 | ||||||||||||||||||||||||||||||||||||
• 授權法案 | 1933年3月31日 | ||||||||||||||||||||||||||||||||||||
• 紐倫堡法案 | 1935年9月15日 | ||||||||||||||||||||||||||||||||||||
• 德奧合併 | 1938年4月10日 | ||||||||||||||||||||||||||||||||||||
• 無條件投降 | 1945年5月8日 | ||||||||||||||||||||||||||||||||||||
• 盟軍占領 | 1945年7月5日 | ||||||||||||||||||||||||||||||||||||
面积 | |||||||||||||||||||||||||||||||||||||
1937年 | 633,786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37年 | 69314000 | ||||||||||||||||||||||||||||||||||||
货币 | 帝國馬克 | ||||||||||||||||||||||||||||||||||||
|
德国历史 |
---|
历史系列条目 |
主题条目 |
纳粹主义 |
---|
納粹德國或被稱作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以及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是指於1933年至1945年期間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領導的納粹黨(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所控制下的德國。第三帝國一詞指的是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第一帝國)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1871–1918)(第二帝國)的德國。納粹德國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為1933年至1939年使用的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和1939年至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
歷史
「第三帝國」名詞的起源
「第三帝國」一詞源于意大利末世神學家、佛羅倫薩教派創始人尤阿興姆‧菲奥雷斯(Joachim von Fiores)與其他中古世紀神學家對聖經經文的解釋,原初意義是指「聖父之國」(Reich des Vaters)、「聖子之國」(Reich des Sohnes)之後的「聖靈之國」(Reich des heiligen Geistes),即上帝拯救世界後,完美、無止境、由聖父、聖子、聖靈统治、以基督為王的第三階段神國(Reich)。
到了近代,「第三帝國」的概念已脫離神學領域,而被運用在浪漫主義文學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1923年阿圖·莫勒·凡登布魯克(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在「第三帝國」一書中主張創建一個取代威瑪共和國、同時在傳統上與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以及由普鲁士主導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一脈相承的新國家。這個概念在威瑪共和國時代被反民主份子與激進右派團體(包括納粹)廣為引用。
根據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亞瑟(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 所寫的書,神聖羅馬帝國是第一帝國, 1871-1918 普魯士帝國為第二帝國。亞瑟認為威瑪共和國在1919年的失敗後,德國人要為德國重奪榮耀,建立“第三帝國”。
經濟蕭條與納粹堀起(1933-1939)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威瑪共和國之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在1933年1月30日,威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思想控制運動
在納粹黨控制德國最初的1933年開始,如5月10日一項焚書運動在全國大肆展開,大學生和教授也紛紛加入納粹份子燒書的行列[3]。
掌控政權
在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後,希特勒聲稱是國會的第二大黨德國共產黨(也是納粹黨的主要政敵)所為,逮捕了共產黨領袖,動員衝鋒隊將全國所有共產黨黨部占領並禁止共產黨員参加3月初的國會選舉,納粹黨赢得了44%的席位,聯合國家人民黨後又透過脅迫或賄賂的手段,强行通過了《授權法》,只有社會民主黨未讚同,是為德國踏入納粹極權的第一步,最终納粹黨利用《授權法》取締了所有非纳粹政黨。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紐倫堡召开的纳粹黨代表大會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指稱納粹统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國。
在1934年8月2日,保羅·馮·興登堡死後,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控制德國(宣布為第三帝國之帝國總理並代行總統職權),廢除總統制,立法成為德國元首(Führer),並派出100,000 名間諜,監察國內的評論家及異見者。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式宣佈不再使用「第三帝國」作為官方名稱,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取代。詳見德國歷史。
當時,德國總體經濟因納粹黨的戰爭經濟計畫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許多政治對手、尤其是共產主義者和一些社會主義者,被送去集中營,在納粹最初統治的時間裏,就有數以千計的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蹤。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及覆滅(1939~1945)
1945年4月30日,根據希特勒遺囑,北部戰區司令鄧尼茨海軍元帥任總統,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但戈培爾在希特勒自殺身亡後隨即自殺,很快鄧尼茨向盟軍投降。帝國終结。
國家社會主義
國家社會主義一般又稱作納粹主義,「納粹」(Nazi)是德語「國家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稱,原意是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簡稱國社黨)的黨員與擁護者。今天在歐洲(特別是在德國)則泛指一般極右法西斯主義者。
大德意志帝國(阿道夫·希特勒)與軍國主義的大日本帝國(昭和天皇裕仁)和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王國(本尼托·墨索里尼)结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國同盟集團(Axis)。
經濟政策
經濟大蕭條時,失業人口激增,失業率高達40%,亞爾馬·沙赫特(Hjalmar Schacht)領導時,起草了一項新經濟政策。因於當時工會是共產主義者與共產黨容易控制之地帶,以及納粹黨的反共意識形態,新經濟政策之其中一項即廢除工會和實施嚴密的薪水控制。
希特勒另一方面又重新建軍及進行大型工程(高速公路便是此時發明的),短時間內,失業人口大幅下降。(由六百萬減至二百萬)
特點
納粹政權的特點是政治上控制社會的一切方面——(一體化,Gleichschaltung),以縮減甚至消除貧富差距為目標,將德國全國進行重整,社會各部納入各黨組織,如勞動陣線(de:Deutsche Arbeitsfront)與其他從屬於黨組織的全國與地方性社團。並且,以追求種族(雅利安人,北歐人)、社會和文化的“純淨”。納粹黨透過迫害其認定為不純的事物来達到目的,特别針對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客(如威瑪共和國,共產黨等等)。這一時期的政治反對派,参見德國抵抗運動。
這種迫害在政權的最後幾年中達到了高峰。大約六百萬犹太人、一千萬斯拉夫人及各種的其他人種被有組織地殺害。這種種族滅絕的行為在英語中稱為Holocaust(意為“大屠殺”),在希伯來語中稱為Shoah,納粹委婉的在德語中稱其為“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一般稱殺死犹太人叫“最終解決”)。
納粹黨組織了一个混雜各種職能的“精英組織”——黨衛隊(Schutzstaffel,縮寫SS,其標誌為兩個閃電形的字母S) ,其中包含准宗教職能、情報機構職能、准警察職能和一支武裝力量(稱作“武裝黨衛隊”等。這支部隊原本由經過嚴格挑選具有雅利安血统的人组成(但後期隨著局勢惡化而成分混雜),為納粹武裝力量中的精英,在戰争後期常常充當戰場救火隊的角色。
納粹黨的二十五條政綱中有反自由經濟制度的傾向,訴諸於國家的高度干預。納粹並無像馬克思主義訴諸於「生產工具的社會化」,不過其經濟高度一體化的政策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顯現著一定的社會主義的精神的。
軍事
早在1935年希特勒撕毀凡爾賽條約前,納粹德國就以軍國主義政策擴軍,重建一次大戰戰敗後的德國軍事力量。除了陸海空三軍外,還另有武裝黨衛軍此一軍事力量。1939年9月,希特勒對波蘭宣戰,以閃電戰迅速消滅了波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據估計,自1935年至1945年的德國士兵,約有1820萬人,約陣亡530萬人。除了正規軍外,納粹德國還有數個秘密警察組織,在全國進行監視;另外還有黨衛隊和衝鋒隊,也是其軍事力量的來源之一。
正規軍
國防軍最高統帥部 (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OKW)
- 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Heer,OKH)
- 國防軍海軍總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Marine,OKM)
- 國防軍空軍總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Luftwaffe,OKL)
納粹黨軍事組織
- 武裝黨衛軍(Waffen-SS)
準軍事組織
警察組織
政治警察部門(帝國中央安全局,Reichssicherheitshauptamt,RSHA)
- 安全警察(Sicherheitspolizei,Sipo)
- 秘密國家警察(Geheime Staatspolizei,即蓋世太保)
- 刑事警察(Kriminalpolizei,Kripo)
- 帝國保安部(Sicherheitsdienst des Reichsführer der SS,SD)
一般警察部門
战争罪行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10月16日) |
相關條目
註腳
- ^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聯邦統治辦公處), Statistisches Jahrbuch 2006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p. 34.
- ^ Germany — Country Study
- ^ 關愚謙. 德國焚書七十年紀念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3年06月02日 [201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