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利沙伯皇后道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into留言 | 贡献2015年1月5日 (一) 22:2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Template:Infobox Ontario road 伊利沙伯皇后道(英語:Queen Elizabeth Way,簡稱QEW、Q、QE或Queen-E,官方年報稱為451號省道[1])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條400系列高速公路,連接該省首府多倫多和位於尼亞加拉半島東南角的伊利堡,並在該處駁上和平橋橫跨尼亞加拉河,與對岸美國水牛城190號州際公路相連。公路全長139公里,從伊利堡起途經尼亞加拉瀑布城聖嘉芙蓮斯咸美頓伯靈頓奧克維爾密西沙加,在多倫多的終點處與427號公路嘉甸拿高速公路交匯,當中在荷頓區内約長22公里(14英里)的路段則與403號公路共構。

走線

QEW與403號公路共構路段上的路盾,可見「QEW Toronto」標示

QEW的走線大致跟隨安大略湖西端的湖岸綫而呈「L」字狀,亦因此並未與加拿大其他公路般被歸類為東西向或南北向。QEW從伊利堡至多倫多的行車線被標為「QEW Toronto」,而相反方向的行車線則因路段而異:多倫多至咸美頓的路段被標為「QEW Hamilton」,咸美頓至尼亞加拉瀑布城的路段被標為「QEW Niagara」,而尼亞加拉瀑布城至伊利堡的路段則被標為「QEW Fort Erie[2]

伊利堡-聖嘉芙蓮斯段

QEW始於和平橋伊利堡端的落腳點。從美國入境的車流駛經加拿大邊檢關卡後便抵達中央大道(Central Avenue)交匯處,由此可通往安大略3號省道和尼亞加拉園林路。除了和平橋落腳點一帶設有民居和工廠之外,公路首25公里(16英里)路段主要位於樹林之内。公路在基爾摩道(Gilmore Road)交匯處往西北拐,穿越萊昂斯溪道(Lyons Creek Road)交匯處後則改往北伸延[3],跨越威蘭河後進入尼亞加拉瀑布城周邊的農地,並於一座大型交匯處與420號公路交接。

QEW在尼亞加拉瀑布城北端改往西北拐,並沿尼亞加拉懸崖而下,在懸崖底部與405號公路交匯:伊利堡方向行車線可在此駁上405號公路,並沿後者通往紐約州劉易斯頓,但多倫多方向行車線則不能通往405號公路。QEW此後掠過濱湖尼亞加拉鎮的西南部鄉郊,再駁上花園城市高架橋跨越威蘭運河,進入聖嘉芙蓮斯市範圍[3]

聖嘉芙蓮斯-伯靈頓段

介乎聖嘉芙蓮斯咸美頓的一段QEW走線處於尼亞加拉懸崖和安大略湖之間

QEW在聖嘉芙蓮斯市内的路段過去並未達至高速公路資格,沿線亦曾有不少商戶和私人物業把出入口直接設在公路兩旁。QEW升格成高速公路時,省府在公路兩旁設立與其平行的側道(service road),以確保駕駛人士仍可通往公路沿線物業。然而,這亦令此段QEW日後增建車道的難度大增。公路穿越安大略街交匯處後跨越十二咪溪(Twelve Mile Creek),與406號公路交匯後再跨越十五咪溪,並進入林肯鎮範圍[4]

公路在林肯鎮内大致與安大略湖湖岸平行;該帶盛產水果,而公路南側亦設有多座酒莊。公路在巴特勒大道(Bartlett Avenue)交匯處以東進入格里姆斯比鎮,而鎮内的QEW走線則夾在尼亞加拉懸崖和安大略湖之間。QEW經過鎮内三座交匯處後離開尼亞加拉區,進入咸美頓[5]

QEW在咸美頓市内先後與五十道(50 Road)、果園道(Fruitland Road)、百周年紀念園林路(Centennial Parkway)和紅山谷園林公路交匯,再登上伯靈頓灣高架橋,跨越咸美頓港,進入荷頓區伯靈頓[4]

伯靈頓-多倫多段

QEW進入伯靈頓市後不久即抵達費里曼交匯處(Freeman Interchange),在此與403號公路407號公路交接。此交匯處配合403號公路工程於1958年開通,再於2009年擴建以容納407號公路。QEW在此改往東北伸展,此後約長22.6公里(14.0英里)的路段與403號公路共構,直至奧克維爾東部近福特汽車工廠一帶為止。403號公路在此處脫離QEW,並改往西北伸延;QEW則繼續往東北伸延,進入皮爾區密西沙加[3]。公路在密西沙加市内的路段兩旁皆緊貼民居,越過怡陶碧谷溪後進入多倫多市,之後在一座大型交匯處與427號公路嘉甸拿高速公路交接並在此告終[3]。QEW過去曾繼續從此處往東伸延至含伯河(Humber River),但省運輸廳於1997年取消此路段的省道資格,並將之下放予大多倫多市政府,成為嘉甸拿高速公路的一部分[6]

歷史

QEW於1930年代中期以「中間道」之名通車,當時尚未達致現代高速公路的安全標準(圖攝於1938年)

中間道與尼亞加拉瀑布公路

20世紀初期,隨著南安大略的機動車交通流量日益增長,來往多倫多和咸美頓之間的路面交通亦漸見擁擠,如何改善該帶交通亦成為省政府規劃部門的一大挑戰[7]。連接該兩城市的其中一條要道湖濱道(Lake Shore Road)由碎石鋪設而成,路面因此常被侵蝕[8],當局因此於1914年提出修建一條名為「多倫多-咸美頓公路」(Toronto–Hamilton Highway)的水泥道路[9]:公路可沿湖濱道或較北面的登打士街修建,但由於後者沿綫地勢較為崎嶇,工程造價會較前者昂貴,當局因此選擇了湖濱道走綫。介乎以上兩條走綫之間的中間道(Middle Road)為一次要道路,路面狀況不及湖濱道或登打士街般急需改善,中間道因此未被當局考慮為公路可取走綫之一[10]

項目於1914年11月8日動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工程進度緩慢[7]。公路於1917年11月24日正式開通[8],濶5.5米(18英尺),長近64公里(40英里),為安大略省首條水泥道路,並是世上最長的城際水泥道路之一[11]。公路開通後,沿綫交通不斷上升,到了1920年湖濱道於周末再次出現高度擁擠的局面[12],省政府公路廳因此研究改善另一條連接多倫多和咸美頓的道路。該道路的濶度將達12米(39英尺),來回方向各有兩條行車綫[13];工程於1931年初展開[14]

1934年省選後,麥奎斯頓(Thomas McQuesten)和史密夫(Robert Melville Smith)分別成為安大略省公路廳的正副廳長[15]。受到德國高速公路系統的啓發,史密夫將該系統的雙程分隔道路設計引進安大略[16],而麥奎斯頓則下令將中間道改建成這種公路[17][18][19]。當局在中間道沿綫購地以便將之改建成雙程分隔道路,並將中間道與10號省道的交界處改建成加拿大首座立體交匯處[13]。中間道介乎27號省道(現編號為427號)和10號省道的路段遂逐步提升為雙程分隔道路,而介乎多倫多和伯靈頓的路段於1937年末改建完畢,成為北美洲首條雙程分隔城際公路[20][Note 1],沿線照明系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還是全球最長[21][22]

另一方面,為了吸引美國遊客到安省觀光,省府亦於1937年在尼亞加拉半島動工興建一條雙程分隔公路,途經尼亞加拉懸崖的底部,連接中間道的伯靈頓端終點和尼亞加拉瀑布城[23],取代懸崖頂部地勢崎嶇且車流日增的8號省道。然而,此尼亞加拉瀑布公路項目需移除沿線數百英畝農地,引起當地農民不滿。1937年夏季旅遊旺季,8號省道沿線發生數宗車禍,終令當地居民改為支持項目[24]

QEW多倫多端終點;豎立此處的公路開通紀念碑於1974-75年因公路拓闊工程而改置別處(圖攝於1940年)

喬治六世和王后伊利沙伯·鮑斯-萊昂(即伊利沙伯二世的母親)於1939年訪問加拿大,當局亦藉此籌備為公路冠以王后之名。當時尼亞加拉瀑布公路的主要結構工程已完成,但路面仍由碎石鋪設而尚未鋪上瀝青。國王伉儷於當年6月7日出席公路的命名典禮,並駛經聖嘉芙蓮斯一帶的尼亞加拉瀑布公路;公路於同日正式名為「伊利沙伯皇后道」。然而,該名稱早期只覆蓋介乎聖嘉芙蓮斯和尼亞加拉瀑布城的路段;介乎多倫多和伯靈頓的中間道後來才歸入QEW的一部分[25]

省府於1940年春末夏初在介乎咸美頓和尼亞加拉瀑布城之間,長58公里(36英里)的路段上鋪設瀝青,而麥奎斯頓則於同年8月23日在聖嘉芙蓮斯出席剪綵儀式,標誌介乎多倫多和尼亞加拉瀑布城的伊利沙伯皇后道全線正式開通[26]。介乎尼亞加拉瀑布城和伊利堡的延線工程仍然進行中,但其進度隨著二戰爆發而大幅減慢。伊利堡延線於1941年夏季開通,當時由碎石鋪砌而成。延線中兩條行車線於1946年鋪上瀝青,而全數四條行車線待1956年才完成路面鋪設工程。經歷25年工程,介乎多倫多和伊利堡的QEW終告完成[27]

現時狀況及未來發展

現時QEW全綫至少四綫行車,部份路段更達八綫行車。省政府現時正進行擴濶工程,介乎聖嘉芙蓮斯和尼亞加拉瀑布城的路段將被擴濶至六綫行車,而荷頓區内的路段更將被擴濶至八至十綫行車。為了迎合日益增長的交通流量,省政府有意興建一條新的「中尼亞加拉半島公路」(Mid-Peninsula Highway),從伊利堡起途經威蘭前往布靈頓並與407號省道交匯,繞過QEW於咸美頓和尼亞加拉區的路段。

參考文獻

註釋
  1. ^ 美國另外數條道路於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初已達致雙程分隔佈局,但這些道路只供車流進出市中心,因此不算為城際公路;美國首條雙程分隔城際公路賓州收費公路較中間道遲一年才通車。
腳註
  1. ^ 安省公路局1964年3月31日為止財政年度的報告第98頁,稱花園城高架橋與尼亞加拉街交匯處的工程位於"Highway 451 Q.E.W"上。
  2. ^ Stamp 1987,第9頁.
  3. ^ 3.0 3.1 3.2 3.3 Ontario Back Road Atlas (地图). Cartography by MapArt. Peter Heiler: 18–19, 24. § L28–U36. 2010. ISBN 978-1-55198-226-7. 
  4. ^ 4.0 4.1 Golden Horseshoe (地图). Cartography by MapArt. Peter Heiler: 715, 716, 726. § L17–N28. 2011. ISBN 978-1-55198-877-1. 
  5. ^ Golden Horseshoe (地图). Cartography by MapArt. Peter Heiler: 711–715. § E33–F42, K1–L17. 2011. ISBN 978-1-55198-877-1. 
  6. ^ Highway Transfers List (报告).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of Ontario: 3. April 1, 1997. 
  7. ^ 7.0 7.1 Filey, Mike. Road Pioneers of the Past. The Toronto Sun. November 20, 2011: 44.  |section=被忽略 (帮助)
  8. ^ 8.0 8.1 Emery pp. 179–182
  9. ^ Toronto–Hamilton Highway Proposed. The Toronto World 34 (12125). January 22, 1914: 14 [February 9, 2010]. 
  10. ^ Shragge p. 55
  11. ^ Shragge p. 55 "...the Toronto-to-Hamilton highway which, when completed in 1917, was both Ontario's first concrete highway and one of the longest such inter-city stretches in the world."
  12. ^ Increased Volume of Traffic. Toronto World 40 (14472). June 26, 1920: 7 [February 12, 2010].  |section=被忽略 (帮助)
  13. ^ 13.0 13.1 Shragge pp. 79–81
  14. ^ Filey pp. 61–62
  15. ^ Shragge, John G. Highway 401 – The story. 2007 [February 12,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28, 2008). 
  16. ^ Stamp pp. 19–20
  17. ^ Hopes to Improve Roads. The Gazette 165 (42) (Montreal). February 18, 1936: 14 [February 9, 2010]. 
  18. ^ English, Bob. Remember that 'little four-lane freeway?'. Globe And Mail (Toronto). March 16, 2006 [February 9, 2010]. ...the freeway concept was promoted by Hamiltonian Thomas B. McQuesten, then the highway minister. The Queen Elizabeth Way was already under construction, but McQuesten changed it into a dual-lane divided highway, based on Germany's new autobahns. 
  19. ^ Stamp pp. 11–12
  20. ^ Stamp, R: QEW, page 12.
  21. ^ Stamp 1987,第11頁.
  22. ^ Stamp 1987,第47頁.
  23. ^ Stamp 1987,第25頁.
  24. ^ Stamp 1987,第25–28頁.
  25. ^ Filey, Mike. A Royal Trip Around T.O.. Life. The Toronto Sun (Sun Media). June 6, 2010: 37. 
  26. ^ Stamp 1987,第33–36頁.
  27. ^ Stamp 1987,第49頁.
引用書籍

對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