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他黎女虫属
多毛猶他黎女蟲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恐蝦綱 Dinocaridida |
科: | †欧巴宾海蝎科 Opabiniidae |
属: | †犹他黎女虫属 Utaurora Pates et al., 2022 |
种: | †多毛猶他黎女蟲 U. comosa
|
二名法 | |
†Utaurora comosa Pates et al., 2022
|
多毛猶他黎女蟲(學名:Utaurora comosa)是猶他黎女蟲屬(學名:Utaurora)唯一一個物種,也是模式種。被分類再恐蝦綱底下的歐巴賓海蠍類一種,生存在寒武紀乌溜期到鼓山期的美國猶他州。身體約有13至15節,身體的尾端大約有七隊的尾扇。原本是因為被認成奇蝦而被歸類為放射齒目(Radiodonta)。而有著許多與歐巴賓海蠍的共通點,所以被移入歐巴賓海蠍科(Opabiniidae)。[1]
發現
[编辑]猶他黎女蟲的化石是在美國猶他州羚羊山(Antelope Mountain)西南方車夫頁岩(Wheeler Formation)發現的。只發現了一個名為KUMIP 314087標本。目前存放在美國堪薩斯州勞倫斯堪薩斯大學附屬的生物多樣性研究所(University of Kansas Biodiversity Institute,簡稱KUMIP)。[1]
身體是以背側的方向掩埋的,且雖然幾乎保存全身,但是更細部的東西仍沒有很清楚。[1]
命名
[编辑]猶他黎女蟲屬的學名-Utaurora的「Utah」是猶他州源自於此物種發現的地點,而結尾的「Aurora」是一位稱作奧羅拉的羅馬黎明女神將愛人變成了蟬,暗示猶他黎女蟲屬與節肢動物的起源非常接近。而種小名「comosa」是拉丁文,有著「有毛的」或「多毛的」的意思,形容猶他黎女蟲的背面有需多毛。[1]
型態
[编辑]猶他黎女蟲全身長29毫米,包含一個短的頭部、一個細長的身體,側邊數對扇鰭(flap),尾部還有幾對的尾扇。[1]
頭部約占了全身長度的10%。在化石中,有保存了眼睛、鉤吻(proboscis,頭部所延伸的觸手狀構造)和嘴巴。且分別在頭的側後方發現幾個紅色的橢圓形狀的痕跡,可能是嘴巴或是保存不好的眼睛。頭部的有一個向下方延伸、粗細不一致的的結構,可能是鉤吻。[1]
身體約占了全身長度的72%,且至少有14個體節。化石中,背部的邊緣呈皺狀,這些凹下去的部分是節間的溝槽;溝槽內部有數十條平行的線狀構造,這些線狀構造稱作剛毛。剛毛涵蓋了每節身體的寬度,剛毛會逐漸縮小,末段似三角形,並延伸到側邊的扇鰭。每一個體節側邊都有一對扇鰭,每片扇鰭外觀類似三角形且大小會隨著身體向後逐漸縮小。這些第6對至第10對的扇鰭的前緣會與前面的後緣重疊。大部分的扇鰭皆很光滑,[1]
分類
[编辑]歷史
[编辑]其實早在2008年就發現了標本,但是當時誤認為奇蝦屬的一種(Anomalocaris sp.)[2],2021年,提出這個標本不是奇蝦,而是其他物種[3],2022年,才經由Pates等人發表並描述此物種。[1]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Pates, Stephen; Wolfe, Joanna M.; Lerosey-Aubril, Rudy; Daley, Allison C.; Ortega-Hernández, Javier. New opabiniid diversifies the weirdest wonders of the euarthropod lower stem group. dx.doi.org. 2021-03-11 [202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 ^ Briggs, Derek EG, et al. "Middle Cambrian arthropods from Uta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82.2 (2008): 238-254.
- ^ Pates, Stephen, et al. "The diverse radiodont fauna from the Marjum Formation of Utah, USA (Cambrian: Drumi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eerJ 9 (2021): e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