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卷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Liouxiao留言 | 贡献2018年4月10日 (二) 03:18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卷三十五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本作品收錄於:《乾隆西安府志


西安府志卷第三十六

  人物志儒林 文苑

 儒林

田何高士傳字子莊齊人孔子授易五傳至何漢興何以

齊諸田徙杜陵號曰杜田生以易受弟子東武王同子仲

洛陽周王孫丁寬齊服生等皆顯當世惠帝時何年老家

貧守道不仕帝親幸其廬以受業終爲易者宗

施讐漢書字長卿沛人從田王孫受易後徙長陵田王孫

爲博士復從卒業與孟喜梁邱賀並爲門人及梁邱賀爲

少府事多廼遣子臨分將門人張禹等從讐問於是賀薦

讐結髮事師數十年賀不能及詔拜爲博士甘露中與五

經諸儒雜論同異於石渠閣

惠莊西京雜記長安儒生聞朱雲折五鹿充宗之角乃歎

息曰栗犢反能爾耶吾終恥溺死溝中裹糧從雲雲與言

莊不能對逡巡而去謂人曰吾口不能劇談而此中多有

韋賢漢書字長孺鄒人質朴篤志於學兼通禮尚書以詩

教授徵爲博士給事中進授昭帝詩遷光祿大夫詹事至

大鴻臚宣帝卽位以先帝師甚見尊重夲始三年代蔡義

爲丞相封扶陽侯爲相五歲以老病乞骸骨賜第一區丞

相致仕自賢始薨諡節侯少子元成字少翁以明經擢諫

大夫遷大河都尉初元成兄宏爲太常丞職奉宗廟典諸

陵邑煩劇多罪過及賢病篤宏竟坐宗廟事繫獄室家問

賢當爲後者賢恚恨不言門下生與宗家矯賢令以元成

爲後元成知非賢雅意卽陽病狂徵至長安不得已受爵

宣帝以爲河南太守初帝寵淮陽憲王欲以爲嗣久之欲

感風憲王輔以禮讓之臣召拜元成爲淮陽中尉詔與蕭

望之及五經諸儒雜論同異於石渠閣條奏其對永光中

代于定國爲丞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賢而文采過之

建昭三年薨諡共侯初賢以昭帝時徙平陵元成别徙杜

陵死歸葬父墓儒林傳韋賢治詩事博士大江公及許生

又治禮傳子元成元成及兄子賞以詩授哀帝至大司馬

車騎將軍由是魯詩有韋氏學

張山拊漢書字長賓平陵人事小夏侯建爲博士論石渠

至少府授同縣李尋鄭寛中少君山陽張無故子儒信都

秦恭延君陳畱假倉子驕由是小夏侯有鄭張秦假李氏

之學

鄭寛中漢書平陵人以博士授太子成帝卽位賜爵關內

侯食邑八百戸遷光祿大夫領尚書事㑹疾卒谷永上疏

曰鄭寛中有顏子之美質包商偃之文學總五經之妙論

直師傅之顯位卒然早終宜加葬禮賜之令諡

士孫張冊府元龜字仲方平陵人受易於五鹿充宗爲博

士官至給事中家世傳業

郭威西京雜記字文偉茂陵人謂爾雅周公所制而爾雅

有張仲孝友張仲宣王時人非周公之制明矣嘗以問揚

子雲子雲曰孔子門徒游夏之儔所記以解釋六藝者也

家君以外戚傳稱史佚敎其子以爾雅爾雅小學也又記

言孔子教魯哀公學爾雅舊云周公所記張仲孝友之類

後人所足耳

蘇竟後漢書字伯况平陵人平帝時以明易爲博土講書

祭酒善圖緯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時拜代郡中尉時匈奴

擾亂北邊竟終完輯一郡光武卽位就拜代郡太守建武

五年詣京師拜侍中以病免初延岑䕶軍鄧仲况擁兵據

南陽陰縣爲宼劉歆兄子龔爲其謀主竟時在南陽與龔

書曉之仲况與龔遂降龔字孟公長安人善議論扶風馬

援班彪並器重之竟终不伐其功潛樂道術作記誨篇及

文章傳於世年七十卒

許商漢書長安人善爲算著五行論歷四至九卿號其門

人沛唐林子高爲德行平陵吳章偉君爲言語重泉王吉

少音爲政事齊炔欽幼卿爲文學王莽時林吉爲九卿自

表上師家大夫博士郞吏爲許氏學者各從門人㑹車數

百兩儒者榮之欽章皆爲博士徒衆尤盛

杜林後漢書字伯山茂陵人博洽多聞初爲吏王莽敗盜

起林與弟成俱客河西隗囂以爲侍書林雖拘於囂而終

不屈節弟成物故林持喪東歸旣遣而悔追令刺客楊賢

於隴坻遮殺之賢見林身推鹿車載致弟喪乃歎曰我雖

小人何忍殺義士因亡去光武徴拜侍御史引見問以經

書故舊及西州事甚悅之爲光祿勳內奉宿衞外總三署

周密敬愼𨕖舉稱平羣臣上言宜增科禁林奏曰人情挫

辱則義節之風損法防煩多則苟免之行興臣愚以爲宜

如舊制帝從之頃之代朱浮爲大司空明年薨帝親自送

葬除子喬爲郞東觀記林從張竦受學於西州得漆書古

文尙書衞宏徐巡皆受林學出示宏曰林流離兵亂常恐

此經將絕何意衞子徐生復能傳之古文雖不合時務然

禮失求之野古文不猶愈於野乎願諸生無悔所學古文

遂傳於世

賈逵後漢書字景伯平陵人父徽從劉歆受左氏春秋兼

習國語周官又受古文尚書於塗煇學毛詩於謝曼卿作

左氏條例逵傳父業弱冠能誦左氏傳兼通五家榖梁之

說自爲兒童常在太學不通人閒事身長八尺二寸諸儒

爲之語曰問事不休賈長頭性愷悌多智思倜儻有大節

尤明左氏傳國語爲之解詁上疏獻之顯宗重其書寫藏

秘館時有神雀集宮殿官府帝召逵問之對曰昔武王終

父之業鸞鷟在岐宣帝威懷戎狄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徵

也帝勅蘭臺給筆札使作神雀頌拜爲郞肅宗立降意儒

術好古文尚書左氏傳召逵入講善其說使發出左氏傳

大義長於二傳者逵條奏曰左氏義深於君父公羊多任

於權變帝嘉之令逵自𨕖公羊嚴顏諸生高才者敎以左

氏和帝卽位以逵爲侍中領騎都尉內備幃幄兼領秘書

近署甚見信用逵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學者

宗之

趙岐後漢書字邠卿長陵人少明經有才藝仕州郡以廉

直疾惡見憚永興二年辟司空掾議二千石得去官爲親

行服後爲大將軍梁冀所辟爲陳損益求賢之策冀不納

舉理劇爲皮氏長會河東太守劉祐去郡而中常侍左悺

兄勝代之岐恥疾宦官卽日西歸中常侍唐衡兄玹爲京

兆虎牙都尉岐數爲貶議玹深毒恨延熹元年玹爲京兆

尹岐懼禍及逃難四方自匿姓名賣餅北海市中後諸唐

滅乃岀擢拜并州刺史岐欲奏守邊之策未及上會坐黨

事免因撰次爲禦宼論中平元年徵拜議郎遷太僕卿李

傕專政使太傅馬日磾撫慰天下以岐爲副行至洛陽日

磾表别遣岐宣揚國命時袁紹曹操與公孫瓚爭冀州紹

及操聞岐至皆自將兵數百里奉迎岐深陳天子恩德又

移書瓚爲言利害各引兵去興平元年詔書徵岐㑹帝當

還洛陽先遣衞將軍董承修理宮室承表遣岐使荆州岐

至劉表卽遣兵助修宫室軍資委輸前後不絕於是拜岐

爲太常建安六年卒著孟子章句三輔決錄傳於時續文

獻通考孟子得立爲博士實自岐始魏志荀彧傳注嚴𧰼

字文則京兆人少聰博有膽智爲揚州刺史同郡趙岐作

三輔決錄恐時人不盡其意故隱其書唯以示𧰼

楊政後漢書字子行京兆人少從范升受梁邱易京師語

曰說經鏗鏗楊子行教授數百人范升嘗爲出婦所吿繫

獄政乃肉袒以箭貫耳抱升子伏道旁候車駕持章叩頭

曰范升一子今適三歲孤孑可哀武騎虎賁舉弓射之不

肯去旄頭又以㦸义政傷胸猶不退泣請感帝詔岀升政

由是顯名爲人不拘小節果敢自矜時帝壻梁松皇后弟

陰就皆請與交友政每言論切磋懇至不爲屈撓建初中

官至左中郞將

魯丕後漢書字叔陵恭弟平陵人兼通五經以魯詩尚書

教授建初元年舉賢良方正除議郎遷新野令期年州課

第一擢拜靑州刺史元和元年拜趙相就學者常百餘人

關東號曰五經復興魯叔陵永元二年遷東郡太守丕在

二郡爲人修通灌漑百姓殷富數薦達幽隱名士明年拜

陳畱太守十三年遷侍中免永初二年詔公卿舉儒術篤

學者大將軍鄧隲舉丕復爲侍中左中郎將再爲三老七

十五卒於官

摯恂高士傳字季  伯陵十二世孫明禮易遂治五經博

通百家又善屬文詞論淸美扶風馬融沛國桓驎等自遠

方至者十餘人旣通古今而性復温敏不恥下問學者宗

之隱於南山之陰永和中博求名儒公卿薦恂行侔顏閔

學擬仲舒文參長卿才同賈誼由是公車徵之不詣大將

軍竇武舉賢良不就以壽終

宋登後漢書字叔陽長安人父由爲太尉登少傅歐陽尚

書敎授數千人爲汝陰令政爲明能號稱神父遷趙相入

爲尚書僕射順帝以登明識禮樂使持節臨太學奏定典

律轉拜侍中數上封事抑退權臣由是岀爲潁川太守市

無二價道不拾遺病免卒於家汝陰人配社祠之

三國

吉茂三國志常陵傳注字叔暢池陽人好書不恥惡衣食

而恥一物不知建安初關中始平茂與扶風蘇則共入武

功南山隱處精思數歲州舉茂才除臨汾令居官淸靜轉

爲武德侯庶子後又爲武陵太守不之官轉鄼相以國省

拜議郞黄初中病亡茂修行冬則被裘夏則短褐行則步

涉食則茨藿臣役妻子室如懸磬雖不以此高人亦心疾

不義而富且貴者

董遇魏略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興平中關中擾亂與兄

季中依將軍段煨釆梠負販而常挾持經書投閒習讀其

兄笑之而遇不攺建安初王綱小設郡舉孝廉稍遷黄門

侍郞旦夕侍講爲天子所愛信轉爲冗散常侍黃初中出

爲郡守明帝時入爲侍中大司農病亡初遇善治老子左

氏傳更爲作朱墨别異人有從學者遇不皆敎而云讀書

百徧而義自見又言爲學當以三餘謂冬者歲之餘夜者

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世說遇子綏位至秘書監亦有

才學

隗禧三國志王肅傳注字子牙京兆人世單家少好學初

平中客荆州擔負經書𣶶梠暇則誦習之太祖定荆州詔

署軍謀掾黃初中爲譙王郞中病還拜爲郞中年八十餘

以老處家就學者甚多禧旣明經又善星官常仰觀天文

歎息謂魚豢曰天下兵戈尚有未息如之何豢嘗問左氏

傳禧答曰欲知幽微莫若易人倫之紀莫若禮多識山川

草木之名莫若詩左氏直相斫書耳不足精意也豢因從

問詩禧說齊韓魯毛四家義又𢰅作諸經解數十萬言未

及繕寫而聾後病亡

北魏

梁祚魏書泥陽人父邵爲濟陽太守祚篤志好學歷治諸

經尤善公羊春秋鄭氏易常以教授有儒者風與幽州别

駕平恒有舊僑居於薊積十餘年雖羈旅窮窘而著述不

倦辟秘書中散稍遷秘書令後岀爲統萬司馬徵爲散令

𢰅並陳壽三國志名曰國統又作代都賦頗行於世淸貧

守素不交勢貴年八十七卒子元有父風少子重相州鎭

北府叅軍事

顏師古唐書字籕其先臨沂人祖之推自高齊入周終隋

黃門郞遂居關中爲萬年人父思魯以儒學顯武德初爲

秦王府記室叅軍師古少博覽精故訓學仁壽中李綱薦

之授安養尉高祖入關授朝散大夫累遷中書舍人耑典

機密詔令一出其手太宗卽位拜中書侍郞封瑯琊縣男

帝嘗歎五經傳習䆮訛詔師古於秘書省考定多所釐正

俄拜秘書少監專刊正事古篇竒字世所惑者討析申熟

必暢本原與譔五禮成進爵爲子又爲太子承乾注漢書

遷秘書監宏文館學士從征遼道病卒諡曰戴弟相時字

睿亦以學聞貞觀中累遷諫議大夫有爭臣風轉禮部侍

郞師古死不勝哀而卒師古叔游秦武德初累遷廉州刺

史時劉黑闥初平人多強暴游秦至禮讓大行終鄆州刺

史𧩿漢書決疑

蕭德言唐書字文行系出蘭陵陳亡徙關中貞觀時歷著

作郞宏文館學士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詔魏徴虞世南禇

亮及德言裒次經史百氏帝王所以興衰者上之帝曰使

我稽古臨事而不惑者公等力也德言晚節學愈苦開經

輒祓濯束帶危坐詔以經授晉王王爲太子又兼侍讀請

致仕不許進秘書少監久乃得謝高宗立遣通事舍人卽

家致問乘輿至肅章門引見禮遇隆重卒諡曰博

韋叔夏唐書安石兄通禮家學叔父太子詹事琨嘗曰爾

能繼漢丞相業矣擢明經第歷太常博士高宗崩卹禮亡

缺叔夏與中書舍人賈大隱博士裴守眞𢰅定其制擢春

官員外郎武后拜洛享明堂凡所沿攺皆叔夏等裁討累

遷成均司業后又詔五禮儀物司禮博士有所修革須叔

夏等評處然後以聞進位春官侍郞中宗復位轉太常少

卿爲建立廟社使進銀靑光祿大夫累封沛郡公卒諡又

子縚開元時歷集賢修𢰅遷太常初帝詔歲率公卿迎氣

東郊至三時常以孟月讀時令於正寢二十六年詔縚奏

月令一篇朔日於宣政側設榻東向置案縚坐讀之諸司

官長悉升殿坐聽高宗上元三年將祫享議者以禮緯三

年祫五年禘公羊家五年再殷祭二家舛互諸儒莫決太

學博士史元議禘後三年而祫又二年而禘議遂定後至

開元二十七年禘祭五祫祭七縚奏四月已禘孟冬又祫

祀禮叢數請以夏禘爲大祭之源自是相循五年再祭後

終太子少師

啖助唐書字叔佐趙州人後徙關中淹該經術天寶末調

臨海尉丹陽主簿善爲春秋考三家短長縫綻漏闕號集

傳復攝其綱條爲例統門人趙匡陸質其高弟也助卒質

與其子異錄助所爲春秋集註總例請匡損益質纂會之

號纂例

韋彤唐書京兆人名治禮德宗時爲太常博士先是天寶

中詔尚食朔望進食太廟天子使中人侍祠有司不與也

貞元十二年帝詔朔望食𢌿宗正太常合供彤與裴堪議

曰禮宗廟朔望不祭寢園則有之王者弗敢以孝思之極

而溢禮弗敢以肴品之多而賸味願罷天寶所增奉寢園

以珍奉宗廟以禮後帝以是禮先帝所定卒不廢

韋公肅唐書隋觀城公約七世孫萬年人元和初爲太常

博士兼修𧩿憲宗耕籍詔公肅草具儀典太子太傅判太

常卿事鄭餘慶言廟有二祖妣疑於祔祭請諸有司公肅

議古諸侯一娶九女故廟無二嫡自秦以來有再娶前娶

後繼皆嫡也兩祔無嫌諸儒不能異初睿宗祥月太常奏

朔望弛朝尚食進蔬具止樂後遂爲常公肅上言禮忌日

不樂而無忌月王者不以私懷踰禮故禫禮徙月樂漸去

其情也不容追遠而立禮反重今太常雖郊廟樂且停習

是謂反重以慢神也有司禁中外作樂是無故而徹也願

依經誼裁正其違制可以壽卒

韋表微唐書字子明萬年人擢進士第爲翰林學士時李

紳忤宰相貶端州龎嚴蔣防皆謫去學士缺人爭薦丞相

所善者表微獨薦韋處厚人服其公進知制誥後與處厚

議增𨕖學士復薦路隋處厚以諸父事表微因曰隋位崇

入且翁右奈何答曰𨕖德進賢初不計私也文宗立進戸

部侍郞开志沼叛詔李聽率師討之天子憂無成功表微

曰以聽軍勢不十五日必破賊及㨗書上止浹日以病痼

罷學士卒始被病醫藥不能具所居堂寢隘陋旣没弔客

咨嗟篤故舊雖庸下語笑無閒尢好春秋病諸儒是非紛

然著三傳總例又以學者薄師道不如聲樂賤工能尊其

師著九經師授譜

柳璞唐書字韜玉華原人學不營仕著春秋三氏異同義

又述天祚長歷斷自漢武帝紀元爲編年以大政大祥異

侵叛戰伐隨著之閏位者附見其左常謂杜征南春秋後

序述紀里歷爲得實自餘史家皆差終著作郎

張載宋史字子厚長安人少喜談兵欲結客取洮西之地

年二十一以書謁范仲淹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樂

何事於兵因勸讀中庸載讀其書又訪諸釋老累年究極

其說知無所得反而求之六經嘗坐虎皮講易京師一夕

二程至與論易次日語人曰二程易道吾所弗及汝輩可

師之撤坐輟講與二程語道學之要渙然自信曰吾道自

足何事旁求於是盡棄異學淳如也舉進士爲祁州司法

叅軍雲巖令政事以敦本善俗爲先毎月吉具酒食名鄉

人高年會縣庭親爲勸酬使人知養老事長之義熙寧初

御史中丞呂公著言其有古學神宗名見問治道對曰爲

政不法三代終苟道也帝以爲崇文院校書他日見王安

石問以新政載曰公與人爲善則人以善歸公如敎玉人

琢玉則宜有不受命者矣明州苗振獄起往治之還朝卽

移疾屏居南山下終日危坐一室左右𥳑編俯而讀仰而

思有得則識之敝衣蔬食與諸生講學每吿以知禮成性

變化氣質之道爲學知人而不知天求爲賢人而不求爲

聖人此秦漢以來學者大蔽故其學尊禮貴德樂天安命

以易爲宗以中庸爲體以孔孟爲法黜怪妄辨鬼神其家

昬喪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禮又論定井田宅里

發斂學校之法皆欲舉而措諸事業會秦鳳帥呂大防薦

其學宜還其舊職以備諮訪乃詔同知太常禮院與有司

議禮不合復以疾歸中道沐浴更衣而卒貧無以斂門人

共買棺奉其喪還翰林學士許將等乞加贈卹詔賜館職

半賻載學古力行爲關中士人宗師世稱爲橫渠先生淳

祐元年封郿伯崇祀孔子廟廷弟戩字天祺起進士知金

堂縣養老卹窮召父老使督敎子弟民有小善皆籍紀之

月吉召老者飮勞使其子孫侍勸以孝弟民化其德所至

訟獄日少熙寧初爲監察御史累章論王安石亂法乞罷

條例司及追還常平使者劾曾公亮陳升之趙抃依違不

能救正韓絳左右狥縱與爲死黨李定以邪諂竊臺諫且

安石擅國輔以絳之詭隨臺臣又用定輩繼續而來芽蘖

漸盛呂惠卿刻薄辯給假經術以文奸言豈宜勸講君側

書數十上又詣中書爭之安石舉扇掩面而笑戩曰戩之

狂直宜爲公笑但天下笑公者不少矣遂稱病待罪出知

公安縣徙監司竹監至舉家不食笋常愛用一卒其卒盜

笋籜治之無少貸罪己正待之復如初卒於官

呂大鈞宋史字和叔大防弟藍田人中乙科調秦州司理

叅軍攺知三原縣請代父蕡入蜀移巴西縣蕡致仕大鈞

亦移疾不行丁外艱家居講道數年起爲諸王宮敎授攺

宣義郞㑹伐西夏鄜延轉運使檄爲從事旣出塞轉運使

李稷餽餉不繼欲還安定取糧使大鈞請於种諤諤曰吾

受命將兵安知糧道萬一不繼召稷來與一劍耳大鈞性

剛直曰朝廷岀師去塞未遠遂斬轉運使無君父乎諤意

折始許稷還未幾道得疾卒年五十二大鈞從張載學居

父喪衰麻葬祭一本於禮後乃行於冠昬膳飮慶弔之閒

關中化之尤喜講明井田兵制謂治道必自此始雖皆本

於載能自信力行載每歎其勇爲不可及弟大臨字與叔

學於程頤與謝良佐游酢楊時在程門號四先生通六經

尤 於禮每欲掇習三代遺文舊制令可行不爲空言以

拂世駭俗元祐中爲太學博士遷秘書省正字范祖禹薦

其好學修身如古人可備勸學未及用而卒

楊天德關學編字君美高陵人肄業太學登進士第釋褐

補聊城丞累遷轉運司度支判官京城不守流寓宋魯閒

十年而歸自讀書至晩歲風節矯矯始終不少變晩讀大

學解沿及伊洛諸書常語人曰吾少時精力奪於課試殊

不省有此今而後知吾道之傳爲有在也理没篆刻中幾

不復見天日目昬不能視書使其子講誦朝夕聽之以是

自樂及有疾歌詠不衰曰吾晚年幸聞道死無恨矣卒年

七十九

蕭𣂏元史字維斗奉元人性至孝岀爲府史上官語不合

卽引退讀書南山者三十年博極羣書天文地理律歷算

數靡不研究世祖分藩在秦辟𣂏侍秦邸𣂏以疾辭授陝

西儒學提舉不赴後累授國子司業攺集賢侍讀學士皆

不赴大德十一年拜太子右諭德扶病至京師入覲東宮

書酒誥爲獻以朝廷時尙酒故也尋以病去職卒諡貞敏

𣂏制行甚高眞履實踐敎人必自小學始爲文辭立意精

深言近指遠以洙泗爲本濂洛考亭爲據關輔之士翕然

宗之

同恕元史字寛甫奉元人安靜端凝羈丱時日記數千言

年十三以書經魁鄉校至元閒三召不起陝西行臺御史

趙世延請奉元置魯齋書院中書奏恕領敎事延祐六年

以奉議大夫太子左贊善召入見東宫賜酒慰問繼而獻

書歴陳古誼盡開悟涵飬之道明年春英宗繼統以疾歸

恕之學由程朱上溯孔孟務浹洽事理以利於行敎人曲

爲開導使得趨向之正性整潔平居雖大暑不去冠帶母

張夫人卒事異母如事所生父喪哀毁致目疾時祀齋肅

詳至嘗曰養生有不備事猶可復追遠有不誠是誣神也

可逭罪乎恕家居十三年搢紳望之如景星麟鳳鄉里稱

爲先生而不姓至順二年卒年七十八制贈翰林直學士

諡文貞所著有榘菴集

第五居仁關學編涇陽人元史同恕傳字士安幼師蕭𣂏

弱冠從同恕受學博通經史躬率子弟致力農畞嘗行田

閒遇有竊其桑者居仁輒避之鄉里高其行義率多化服

遊其門者學明行修卒門人私諡靜安先生

韓擇元史蕭𣂏傳字從善奉元人天資超異信道不惑其

敎學者雖中歲以後亦必使自小學等書始常曰人不知

學白首童心且童䝉所當知而皓首不知可乎尤 禮學

有質問者口講指畫無倦容士大夫游宦過秦中必往見

擇莫不虛往實歸世祖詔赴京疾不果行卒門人爲服緦

麻者百餘人

侯均元史蕭𣂏傳字伯仁奉元人父母早亡獨與繼母賣

薪以給積學四十年羣經百氏必熟誦乃已嘗言人讀書

不至千徧終於已無益故其答諸生所問窮索極深如取

篋笥關中學者宗之薦起爲太常博士後上書忤時相意

不待報可卽歸田里均貌魁梧而氣剛正多嚴憚之及應

接之際則和易欵洽雖方言古語人所未曉者莫不隨問

而答世咸服其博聞

程𤦛關學編字君用涇陽人隱居不仕弱冠卽以古學自

力討論六籍寒暑未嘗少輟三原李子敬創學古書院延

𤦛講學其中從遊者百餘人循循然樂道不倦學者稱悅

古先生嘗戒諸子曰人性本善習之易荒古聖賢皆以驕

惰爲戒况凡民乎集家戒一卷以遺子孫

馬尚賓苑洛集名貴以字行三原人光祿卿理祖也生而

頴敏祖母徐敎之奉書晝夜讀能盡識大意及長專意中

庸與時處士師敏相與研極永樂中詔求遺𨓜不就尚賓

用周易六壬皇極諸書占事知來皆竒驗說者謂當與君

平堯夫並傳云雍大記子江字文淵博學好古事親中禮

隱居敎授呂柟謂其得君子之道有九焉

宋玉通志字廷珍長安人自幼好學人號宋五經正統三

年鄉舉任雙流訓導以賢能行取赴部時王振當權玉獨

不爲禮授瀋府敎授瀋王敬之動靜言語必稟而後行致

往歸敎授鄉閭從遊甚衆

姚顯雍大記字微之咸陽人正統甲子鄉薦傳業成均時

三上封章大略皆闢異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謀言甚切直

大名著天下大興龍寺者朝廷習儀之所外題額曰天下

第一叢林以顯奏毁除擢言職不利已者黜之出宰齊東

民歌曰淸似水明似鏡齊東之人何其幸轉武城民亦歌

曰先有子游後有姚公律己治人同一古風丁內外艱俱

廬墓側以敎鄉社子弟尋陞太僕丞卒顯爲人剛正制行

一以聖賢爲法人與之接邪僻自爲之消

李錦關學編字在中咸寧人九歲讀書知大義後遇秦州

周廷芳得聞周程張朱爲學之要遂棄詞章專以主敬窮

理爲事踐履醇茂關中學者咸敬服之天順壬午舉於鄉

遊成均大司成邢讓器之後邢坐事下獄錦倡六館士伏

闕抗章明其無罪名重京師錦解經平正通達不爲鑿說

且善誘後學諄諄忘倦仕松江府同知卒於官貧不能爲

棺殮其僚友賻之始克歸云

薛敬之關學編字顯思渭南人十一歲解屬文言動必則

先賢以積廩貢太學二尊人相繼殁徒跣奔葬風雪不避

後遂病足値冬月輒發母嗜韭母殁終身不忍食韭成化

丙午𨕖山西應州知州首勸民耕稼紡績時當東作巡察

田野民艱於耕種者賚以牛種又務積蔬粟不三四歲粟

至四萬餘石乾蔬數萬餘斤尋當饑饉應民免於死亡旣

竄而復歸者三百餘家南山有虎患爲文祭之旬日閒虎

死於壑已酉春蕭家寨北平地暴水湧出一寨幾至渰没

亦爲文祭吿水卽下洩聲如雷鳴民免於溺尤重學政數

至學舍爲諸生言孔孟之旨由是應人知身心性命之學

奏課第一陞金華府同知居二年致仕卒敬之嗜道若飴

老而彌篤有所得卽以劄記所著思錄野錄諸書其言多

有補於名敎

吕柟關學編字仲木高陵人少授尚書於邑人孫昂有志

聖賢之學大參熊公李公延敎其子館於開元寺聞父疾

徒步歸二公以夫馬追送不及父愈搆雲槐精舍聚徒講

學宏治辛酉舉於鄉明年遊成均與諸同志講學寶卭寺

正德戊辰廷對第一授修𢰅時閹瑾竊政以枌榆故致賀

柟卻之會西夏搆亂疏請上御經筵親政事不報乃引去

瑾敗薦起舊職上疏勸學上嘉納未幾乾淸宫災應詔言

六事不報復引疾去父病侍湯藥晝夜衣不解帶履恒無

聲一年鬚髮爲白及卒哀毁逾禮旣葬廬墓側旦夕焚香

號泣釋服復講學東林書屋鎭守閹寥素張甚戒使者過

高陵勿擾曰有吕公在也世廟卽位詔起原官上御經筵

柟進講値淳皇后忌辰口奏宜存黲服禮罷賜酒饌朝論

韙之甲申復以十三事上言過切直謫判解州旣至解以

作士變俗爲任會守缺柟攝事善政犁然建解梁書院𨕖

俊秀者歌詩習小學朔望令耆德者講會典行鄉約亷孝

悌節義者表其廬求子夏後敎之學政舉化行俗用丕變

轉南吏部郎遷國子祭酒以師道自任取儀禮諸篇令按

圖習之登降俯仰鐘鼓管籥有古辟雍之風晉南禮部右

侍郞署南吏曹掾疏薦何塘穆孔暉徐階唐順之等二十

人入賀會廟災自陳遂致仕歸卒之日高陵人爲罷市四

方門人聞者皆爲位而哭諡文簡學翼柟在南都八年四

方士環趨講下是時海內講學者各守一先生言柟獨集

取周程張朱語爲四子抄釋令學者身體力行曰必如是

乃爲吾實學無他法門也

馬理豐川集字伯循三原人宏治十一年以春秋魁鄉試

游太學與呂柟崔銑切劘文章德義正德九年登進士授

稽勳主事攺文𨕖與郎中不合引疾歸居三年復任與黃

鞏諫南巡被杖未幾送母還鄉設敎嵯峨精舍尋起考功

郞中力持公論歷遷光祿卿生平學準程朱以主敬窮理

爲主四方學徒轉相授受自縉紳士子以至田夫野叟無

不欣慕四夷亦聞其名安南貢使至問部郎黃淸曰遠聞

馬道學名所願一見今何不在仕列高麗使至亦聞馬主

事爲聖朝第一人宜加厚遇乞頒賜所爲文使國人矜式

卒年八十餘諡忠獻

昝如心萬姓統譜字子推三原人性頴悟厭科舉之學嘗

衣冠危坐整心飭身言動應醻悉遵道義年二十九卒

呂潛關學編字時見涇陽人師事呂柟言動率以爲法嘉

靖丙午薦鄉書卒業成均先是母栢病於京潛扶病西歸

病革以潛且壯命之娶潛娶而不婚日夜苫處喪次服除

乃婚嘗與郭郛講學谷中洞口四方從學者甚衆辟授國

子學正時馬文莊公爲祭酒郛爲助敎議以呂柟所布學

約力舉行之調工部司務卒年六十二時從柟學者又有

張節李挺節字介夫涇陽人父幡官通州同知節隨父之

任從湛若水遊京師湛敎以隨處體認天理父幡致仕節

歸受學於柟不妄交遊獨與呂潛郭郛相切劘日坐南園

草屋讀書窮理涵養本源惡衣糲食淡如也挺字正立咸

寧人西安郡學生性孤直不隨時頫仰嘗自誦曰生須肩

大事還用讀春秋柟殁又講學於馬理往來三原道中以

盜死人皆惜之

郭郛關學編字惟藩涇陽人父母相繼逝居喪竭力盡瘁

家計窘甚而處之裕如朝夕攻苦潛心性命之學或有以

千金求居聞者峻拒不納嘉靖戊午舉於鄉𨕖河南獲嘉

學諭與諸生講學課藝多所造就擢國子助敎遷戸部主

事榷稅九江剔獘除奸商旅胥悅岀守馬湖未三載投牒

歸田讀書講學外他無所事卒年八十八門人私諡貞懿

先生

王之士賈志字欲立藍田人嘉靖戊午舉人潛心理學爲

養心圖定氣說書座右閉關不出者九年行已必恭與人

必敬立鄉約爲十二會赴會者百餘人設科勸糾身先不

倦諸洒掃應對冠㛰喪祭禮久廢每率諸宗族子弟敦行

之己卯如京與諸同志講學崇正闢邪力肩斯道生平著

述皆根理窟一時學者翕然宗之

馮從吾二曲集字仲好長安人甫髫齡卽深契王文成人

心有仲尼句舉進士由庶常攺御史巡視中城有中貴投

刺者必峻卻之時神宗臨御久經筵几席塵封從吾疏請

朝講且謂今當入覲之期萬方畢集咸欲一睹淸光而不

可得必相疑議不曰皇上困於麯糵而懽飮長夜必曰倦

於𥥆窕而晏眠終日雖近頒勅諭謂聖體違和不知鐘鼓

於宮聲聞於外天下人心豈可盡誣望皇上勿以天變爲

不足畏勿以人言爲不足恤勿以目前之晏安爲可恃勿

以將來之離亂爲勿虞上怒欲杖之以長秋節獲免又疏

逐相門狎客胡汝寧岀督蘆鹽忤要人削籍不出門九年

燕寢三楹竟日危坐惟問學者至一穉子肅而入坐久碾

來牟翦葵韮爲供更端問難亹亹忘倦天啟卽位與鄒元

   標同赴召適京師戒嚴朝官爭遣其孥從吾獨盡室以行

   無何廣寧陷經撫携手入關從吾謂國家無事士大夫不

   知節義喚起親上死長之心非講學不可因與元標倡立

   首善書院集同志相切劘羣小側目於是兵科朱童䝉疏

   劾建壇講學之非從吾疏乞休予告回籍繼而起從吾總

   畱臺不赴卽家拜工部尚書疏辭奄禍益烈尋遭削奪會

   秦撫亦奄黨借從吾以𡡾奄日以窘廹爲事毁書院擲夫

   子𧰼於城隅從吾痛切剝膚吁嗟趺坐二百日不就寢飮

   恨而卒崇禎攺元贈宮保諡恭定

    按關學自横渠二張藍田諸呂而後明代最盛其有聞

    望素著德業未詳者洪武時有藍田李恒宣德時有三

    原雒守一宏治時有高陵孫昻成化時有長安吉人萬

    歴時有長安宋學三原楊春芳盩厔楊楠崇禎時有長

    安楊復亨附識於此

  本朝

   李顒通志字中孚盩厔人父可從崇禎十四年從總督汪

   喬年岀關征闖賊敗於襄城陷陣死顒時年十五母子㷀

   㷀日不再食旣長力學尤篤信濂洛關閩諸書性純孝事

   母色養及殁哀毁幾絕葬祭如禮服闋訪父遺骸於襄城

   不獲爲位痛哭招䰟而歸康熙十二年總督鄂善修復關

   中書院邀顒主席人稱二曲先生督撫薦剡交上先後奉

旨特徴以疾辭康熙四十二年

翠華西幸

召見時顒已衰老遣子愼言詣行在陳情復進呈所著二曲集反

   身錄

賜御書操志高潔以奬之年七十有九卒顒門人羅魁咸寧人篤

   志力學得知行合一之旨

    文苑

   漢

   司馬談漢書秦人爲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

   習道論於黃子仕於建元元封之閒愍學者不達其意而

   師誖乃論六家之要指子曰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十

   歲誦古文二十南遊江淮上㑹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沅湘

   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夫子遺風仕爲郎中奉使西

   征巴蜀以南略卬筰昆明還報命太史公卒遷爲太史令

   抽石室金鐀之書述陶唐以來至於麟趾著十二本紀十

   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凡百三十篇成一家言遷死

   後其書稍岀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

   布焉至王莽時求遷後封爲史通子

   馮商漢書張湯傳贊註如淳曰長安人成帝時以能屬書

   待詔金馬門受詔續太史公書十餘篇師古曰陽陵人治

   易事五鹿充宗能屬文博通彊記與孟柳俱待詔頗序列

   傳未卒會病死

   慶虬之西京雜記長安人善賦嘗爲淸思賦時人不之貴

也託以相如所作遂大見重於世

班斿漢書叙傳況子長安人幼博學有俊材左將軍史丹

舉賢良方正以對策爲議郞遷中郎將與劉向校秘書毎

奏事斿以𨕖受詔進讀羣書上器其能賜以秘書之副早

卒有子曰嗣顯名當世嗣雖修儒學然貴老嚴之術桓生

欲借其書嗣報曰夫嚴子者絕聖棄智修生保眞淸虚澹

洎歸之自然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栖遲於一邱

則天下不易其樂不絓聖人之罔不齅驕君之餌今吾子

已貫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鎖伏周孔之軌躅馳顔閔

之極摯旣繫攣於世敎矣何用大道爲自炫曜昔有學步

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已持論如此

張禹漢書字子文軹人父徙家蓮勺禹從沛郡施讎受易

琅玡王陽膠東庸生問論語舉爲郡文學甘露中諸儒薦

禹詔蕭望之問禹詩易及論語大義望之奏禹經學精習

有師法可試事試爲博士初元中立皇太子詔令禹授大

子論語岀爲東平內史成帝卽位賜爵關内侯拜給事中

領尚書事河平四年代王商爲丞相封安昌侯鴻嘉元年

以老病乞骸骨罷就第禹爲人謹厚內殖貨財雖家居以

特進爲天子師國家每有大政必與定議永始元延閒日

蝕地震尤數吏民上書言王氏專政所致上親問禹禹曰

災變之意深遠難見新學小生亂道誤人宜無信用上由

此不疑王氏建平二年薨諡節侯長子宏官太常三弟皆

爲校尉散騎諸曹初禹爲師以上難數對已問經爲論語

章句獻之諸儒爲之語曰欲爲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

張氏餘家寢微

谷永漢書字子雲長安人父吉爲衞司馬使送郅支單于

侍子爲郅支所殺永博學經書御史大夫繁延壽舉爲太

常丞建始三年冬日食地震同日俱發詔舉方正直言極

諫之士太常舉永爲上第擢光祿大夫元延元年爲北地

太守時災異尤數永對奏天子感其言永於經書汎爲疏

達與杜欽杜鄴略等不能洽浹如劉向父子及揚雄也其

於天官京氏易最密故善言災異前後所上四十餘事專

攻上身與後宮而巳黨於王氏上亦知之不甚親信也永

所居任職徵入爲大司農卒於家

杜鄴漢書字子夏本繁陽人武帝時徒茂陵少孤母張敞

女鄴從敞子吉學問得其家書以孝廉爲郞與車騎將軍

王音善鄴見音前與平阿侯譚有隙說音與成都侯商親

密二人皆重鄴後以病去郞元壽元年正月朔日食詔舉

方正直言扶陽侯韋育舉鄴方正鄴對未拜病卒初鄴從

張吉學吉子竦又幼孤從鄴學問尤長小學鄴子林淸靜

好古有雅材建武中歷位至大司空其正文字過於鄴竦

故世言小學者由杜公

馮衍後漢書字敬通杜陵人幼有奇才九歲能誦詩二十

博通羣書王莽時諸公薦之衍不肯仕天下兵起莽遣將

軍廉丹討山東丹辟衍爲掾丹戰死衍亡命山東更始遣

鮑永安集河北衍說永以鎭太原撫上黨永以衍爲立漢

將軍扞衞并土世祖卽位遣使者招衍衍不肯降後審知

更始巳殁乃罷兵降於河內帝怨衍不時至遂黜爲曲陽

令斬劇賊郭勝等論功當封以讒故賞不行衞尉陰興新

陽侯陰就深與之交結尋爲司隸從事帝懲外戚賓客以

法繩之衍由此得罪西歸作顯志賦自厲居貧年老卒於

家所著賦誄銘說問交德誥愼情書記說自序官錄說策

凡五十篇

杜篤後漢書字季雅杜陵人博學不修小節居美陽與美

陽令遊數從請託不諧頗相恨令怨收篤送京師㑹大司

馬吳漢薨光武詔諸儒誄之篤於獄中爲誄辭最高帝美

之賜帛免刑篤以關中表裏山河先帝舊京不宜攺營洛

邑乃上奏論都賦後仕郡文學掾以目疾二十餘年不闚

京師建初三年車騎將軍馬防擊西羌請篤爲從事中郎

戰没於射姑山所著賦誄弔書讚七言女誡及雜文凡十

八篇又著明世論十五篇子碩豪俠以貨殖聞

王隆漢書字文山雲陽人王莽時以父任爲郞後避難河

西爲竇融左䕶軍建武中爲新汲令能文章所著詩賦銘

書凡二十六篇

田邑東觀記蓮勺人有大節涉學藝善屬文爲漁陽太守

道病徴還爲諫議大夫

傅毅漢書字武中武陵人少博學永平中於平陵習章句

作廸志詩以顯宗求賢不篤士多隱處故作七激以諷建

初中肅宗博詔文學之士以毅爲蘭臺令史拜郞中與班

固賈逵共典校書毅追美孝明皇帝功德最盛而廟頌未

立乃依淸廟作顯宗頌十篇奏之由是文雅顯於朝廷毅

早卒著詩賦誄頌祝文七激連珠凡二十八篇

馬融後漢書字季長茂陵人美辭貌初京兆摯恂以儒術

敎授融從其學博通經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

大將軍鄧隲召爲舍人不應命客涼州式都漢陽界中㑹

羌虜飇起米穀湧貴關西道殣相望融飢困乃往應隲召

四年拜校書郞詣東觀典校秘書鄧太后臨朝隲兄弟輔

政俗儒以爲文德可興武功宜廢融上廣成頌以諷忤鄧

氏十年不調因兄子喪自劾歸太后怒令禁錮之安帝親

政召還郎署復在講部岀爲河閒王廐長史時車駕東巡

岱宗上東巡頌召拜郞中北鄉侯卽位融移病去陽嘉二

年詔舉敦樸徴詣公車對䇿拜議郞大將軍梁商表爲從

事中郞轉武都太守時西羌反叛融上疏乞自効朝廷不

能用桓帝時爲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梁冀旨冀諷有

司奏融在郡貪濁免官髠徙朔方赦還復拜議郎重在東

觀著述以病去官融才高博洽爲世通儒敎養諸生常有

千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

傳鮮有入其室者初融懲於鄧氏不敢違忤勢家頗爲正

直所羞年八十八卒

蘇順後漢書字孝山霸陵人和安閒以才學見稱好養生

術隱處求道晩乃仕拜郞中所著賦論誄哀辭雜文凡十

六篇

杜寛杜氏新書字務叔理子杜陵人以名臣門戸少長京

師而篤志博學絕於世務顯名當塗之士多交焉舉孝廉

除郞中年四十二卒經傳之義多草創未就惟刪集禮記

及春秋左氏傳解存於世

賈洪三國志王肅傳字叔業新豐人好學有文才精於春

秋左傳建安初仕郡舉計掾應州辟時州中自參軍以下

百餘人唯洪與馮翊嚴苞交通材學最高洪歷守三縣令

所在輒開除廐舍親授諸生後馬超反刼洪將詣華陰使

作露布司隸鍾繇在東識其文曰此賈洪作也及超破走

太祖召洪署軍謀掾猶以其前爲超作露布文故不卽叙

晩乃岀爲陰泉長延康中爲白馬王相彪亦雅好文學常

師宗之

摯虞晉書字仲洽長安人父模魏太僕虞少事皇甫謐才

學通博著述不倦舉賢良策爲上第拜中郞時吳宼新平

海內乂安上太康頌以美晉德以母憂解職久之召補尙

書郎元康中遷吳王友時荀顗𢰅新禮使虞討論得失後

歴秘書監衞尉卿從惠帝幸長安及東軍來迎百官奔散

流離鄠杜之閒轉入南山中拾橡實而食之後得還洛歷

光祿勳太常卿里懷帝親郊自元康以來不親郊祀禮儀

廢弛虞考正舊典法物粲然及京洛荒亂人飢相食虞素

淸貧遂以餒卒𢰅文章志四卷注解三輔決錄又𢰅古文

章類聚區分爲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爲之論辭理愜當

爲世所重

韋元十六國春秋字祖思京兆人隱居飬志博涉經史尤

善屬文姚興備禮致之見興不拜興亦重其志操厚爲之

禮劉裕辟爲相國掾亦不就

韋謏晉書字憲道京兆人雅好儒學善著述綜羣言秘要

嘗著伏林三千餘言演爲典林二十三篇凡所作述皆深

博有才義

 嚴觀按謏載晉儒林傳但攷其生平始仕劉曜又仕石

 勒又仕冉閔歷仕三姓又不能容默自保卒殺身於凶

 暴之手所謂名儒而行非者但所著述尚稱博雅故仍

 列入文苑傳中

南齊

韋纂南史韋叡傳叡兄杜陵人仕齊位司徒記室沈約嘗

稱於上曰恨陛下不與此人同時其學非臣輩也

韋稜梁書韋叡傳正弟杜陵人性恬素以書史爲業博物

彊記當世之士咸就質疑位光祿卿著漢書續訓三卷

北周

顔之儀北史字升三歲能讀孝經及長博涉羣書好爲詞

賦常獻梁元帝荆州頌辭致雅贍江陵平之儀遂例遷長

安周明帝以爲麟趾學士武帝初建東宫盛𨕖師傅以之

儀爲侍讀太師宣帝卽位進爵爲公帝後刑政乖僻之儀

犯顔驟諫雖不見納終亦不止宣帝崩劉昉鄭鐸等以隋

文帝爲丞相輔少主之儀拒而不從昉等草詔署訖逼之

儀署不可文帝後索符璽之儀曰此天子物宰相何故索

之文帝將戮之以其人望乃止開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

州淸浄夷夏悅之有文集十卷行於世

常得志北史京兆人隋秦王記室及王薨過故第爲五言

詩辭理悲壯復爲兄弟論義理可稱

姚思廉唐書陳吏部尚書察之子陳亡察自吳興遷遂爲

萬年人思廉少受漢書於察盡傳其業初察嘗修梁陳二

史未就死以屬思廉煬帝又詔修區㝢圖志遷代王侍讀

高祖定京師府僚皆奔亡獨思廉侍王兵將升殿思廉厲

聲曰唐公起義本安王室若等不宜無禮衆却列階下帝

義之聽扶王至順陽閣泣辭去觀者歎曰仁者有勇謂此

人乎俄授秦王府文學時思廉在洛陽王遣使遺物三百

段致書曰景想節義故有是贈王卽位攺著作郞宏文館

學士詔𢰅梁陳書思廉采謝炅顧野王等諸家言推究綜

括爲梁陳二家史以卒父業加通直散騎常侍凡政事得

失許密以聞思廉亦展盡無所諱拜散騎常侍卒諡康

袁朗舊唐書長安人陳尚書左僕射樞之子陳亡徙關中

朗勤學好屬文在陳釋褐秘書監嘗製千字詩當世以爲

盛作陳後主召入禁中使爲月賦又使爲芝草嘉蓮二頌

深見優賞武德初授齊王文學貞觀初卒官太宗爲之廢

朝一日謂高士亷曰袁朗在任雖近然其性謹厚特使人

傷情因勅給其喪事有文集十四卷從父弟承序武德中

齊王元吉聞其名召爲學士高宗在藩太宗𨕖學行之士

爲僚屬召守晉王友仍令侍讀加授宏文館學士卒

杜淹唐書杜如晦傳字執禮如晦叔杜陵人材辯多聞有

美名秦王引爲天策府兵曹叅軍文學館學士嘗侍宴賦

詩尤工及踐祚召爲御史大夫勅東宮儀典悉聽淹裁訂

俄檢校禮部尚書參預朝政貞觀二年卒諡襄子敬同官

鴻臚卿

令狐德棻唐書華原人博貫文史高祖入關引直大丞相

府記室武德初遷秘書丞是時亂後經籍亡散德棻請帝

購求遺書置吏補錄不數年圖典略備貞觀三年詔𢰅定

五家史德棻次周史書成遷禮部侍郞兼修國史坐事免

㑹修晉史房元齡奏起之德棻爲先進𩔖例多所諏定除

秘書少監永𡽪初復爲禮部侍郞宏文館學士兼修國史

高宗嘗問王霸孰先德棻曰王任德霸任刑又問禹湯桀

紂所以興亡對曰傳稱禹湯罪已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

其亡也忽焉帝悅遷國子祭酒崇賢館學士爵爲公卒諡

憲峘德棻五世孫天寶末及進士第遇亂隱南山豹林谷

楊綰微時數從之游綰修國史薦峘拜右拾遺兼史職𢰅

元宗實錄裒掇詔策備一朝之遺大歷中遷司封郞中知

制誥兼史館修𢰅建中初爲禮部侍郎貞元五年貶卒初

受詔𢰅代宗實錄未就㑹貶詔聽在外成書元和中其子

太僕丞丕獻之贈工部尚書

江融舊唐書魏元忠傳盩厔人𢰅九州設險圖備載古今

用兵成敗之事

李適舊唐書萬年人景龍中爲中書舍人轉工部侍郞睿

宗時天臺道士司馬承禎徵至京師及還適贈詩叙其高

尚之致朝廷之士無不屬和凡三百餘人徐彦伯編而叙

之謂之白雲記尋卒適子季卿亦能文舉博學宏辭肅宗

時爲中書舍人代宗立進吏部侍郎河南江淮宣慰使號

振職大歷中終右散騎常侍遺命以布車一乗葬季卿在

朝薦進才髦與人交有終始恢博君子也

蘇晉唐書珦子藍田人數歲知爲文作八卦論舉進士及

大禮科皆上第先天中爲中書舍人元宗監國所下制命

多晉及賈曾稾定屢獻讜言天子嘉允始晉與洛人張循

之仲之善循之上書忤武后見殺仲之神龍中謀去武三

思爲宋之愻等所發死晉厚撫其子漸爲營婚宦晉卒漸

喪之若諸父云

鄧元挺舊唐書藍田人善屬文爲頓邱令有善政累授中

書舍人性俊辯機㨗過人出爲灃州刺史以善政聞召拜

天官侍郞

祝琳唐書祝欽明傳字叔良欽明父始平人少通經頗著

書終無極尉

韋述唐書宏機曾孫杜陵人家㕑書二千卷述爲兒時誦

憶略徧父景駿神龍中爲肥鄉令述從到官元行冲景駿

姑子也爲時儒宗與述語前世事詳諦如指掌使屬文授

帋輒就行冲曰外家之寶也舉進士時方少儀質陋侻考

功員外郞宋之問曰童子何業述曰性嗜書所𢰅唐春秋

三十篇恨未畢他惟命之問曰夲求茂才乃得遷固遂上

第述好譜學故於百氏源派爲詳𢰅開元譜二十篇張說

領集賢院薦述爲直學士遷起居舍人先是詔修六典徐

堅搆意歲餘未有所適述摹周六官各領其屬事歸於職

規制遂定初令狐德棻吳兢等譔武德以來國史皆不能

成述因二家參以後事遂分紀傳又爲例一篇文約事詳

蕭頴士以爲譙周陳壽之流攺國子司業充集賢學士累

遷工部侍郞弟逌廸學業亦亞述述與逌對爲學士與廸

並禮官搢紳高之

于休烈唐書于志寧傳志寧曾孫高陵人機鑒融敏善文

章開元初第進士又擢制科遷比部郎中肅宗立遷太常

少卿知禮儀事兼修國史時經大盜後史籍燔缺休烈獻

五代論討著舊章天子嘉之代宗立拜右散騎常侍兼修

國史累進工部尚書封東海郡公雖歷淸要性恭儉仁愛

無喜愠之容樂賢下善推轂士甚衆老耽經籍卒年八十

一諡曰元二子益肅及休烈一時相繼爲翰林學士益天

寶初及進士第肅終給事中肅子敖字蹈中擢進士元和

初拜監察御史遷戸部侍郞出爲宣歙觀察使敖修謹家

世用文學進四子珪球瓌琮皆淸顯

于邵唐書萬年人天寶末第進士以書判超絕補崇文校

書郞由比部郎中爲道州刺史未行徙巴州會歲飢部獠

亂薄城下邵勵兵拒戰且遣使諭曉獠丐降邵儒服岀賊

見皆拜卽引去授兵部郎中俄以諫議大夫知制誥進禮

部侍郎朝有大典冊必出其手邵孝弟有行晩塗益修潔

樊澤始舉賢良邵望見曰將相材也崔元翰舉進士年五

十矣邵以其文擢異等曰後當司詔令已而皆然

竇叔向全唐詩話字遺直京兆人代宗時常袞爲相用爲

左拾遺內供奉岀爲溧水令四子登第羣以處士隱毘陵

韋夏卿薦之朝德宗擢爲左拾遺代武元衡爲中丞羣與

兄常牟弟庠鞏皆爲郎工詞章爲聯珠集傳於時

韋綬唐書韋貫之傳貫之兄杜陵人舉孝廉又貢進士後

擢明經德宗時以左補闕爲翰林學士密政多所參逮以

母老自解職每請帝輒不悅出入八年性謹甚晩感心疾

罷還第九月九日帝爲黃菊歌顧左右曰可示韋綬綬遽

奉和帝曰爲文不已豈頤養耶勅自今無復爾终左散騎

常侍弟纁有精識爲士林器許

韋顗唐書字周仁諤弟益之子萬年人通陰陽𧰼緯博知

山川風俗論議典據以蔭補千牛備身歷御史補闕裴垍

韋貫之李絳崔羣蕭俛皆布衣舊繼爲相朝廷典章多所

資逮累遷御史中丞爲戸部侍郞徙吏部卒所著易緼解

推演終始有深誼

杜牧唐書字牧之悰從弟萬年人善屬文第進士舉賢良

方正沈傳師表爲江西團練府廵官又爲牛僧孺淮南節

度書記府擢監察御史拜殿中侍御史是時劉從諫守澤

潞何進滔據魏博頗驕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長慶以來朝

廷措置亡術故作罪言歴黃池睦三州刺史入爲司勳員

外郎常兼史職復乞爲湖州刺史遷中書舍人牧剛直有

奇節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尤切至從兄悰更歷將相而

牧困躓不自振卒年五十自爲墓誌悉取所爲文章焚之

牧於詩情致豪邁人號爲小杜以别杜甫云弟顗字勝之

舉進士禮部侍郎賈餗曰得杜顗足敵百人李德裕奏爲

浙西府賓佐德裕貴盛賓客無敢忤惟顗數諫正之及謫

袁州歎曰門下愛我皆如顗吾無今日太和末召直史館

顗亦善屬文與牧相上下

五代

李懌五代史京兆人少好學工文辭唐末舉進士爲秘書

省校書郎集賢校理天成中爲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累遷

尚書右承旨時右散騎常侍張文寶知貢舉所放進士中

書有覆落者乃請下學士院作詩賦爲貢舉格命懌爲之

懌曰予少舉進士登科蓋偶然耳後生可畏來者未可量

假令予復就禮部試未必不落第安能與英俊爲准格聞

者多其知體遷刑部尚書分司洛陽卒

李澣宋史李濤傳字日新濤弟萬年人幼聰敏慕王楊盧

駱爲文章後唐長興初吳越王錢鏐卒詔兵部侍郎楊凝

式𢰅神道碑令澣代草凡萬餘言文彩遒麗時輩稱之晉

天福中召爲翰林學士契丹入汴澣䧟塞北應歷十二年

卒兄濤收澣文章編之爲丁年集子承確主客卽中承續

職方郎中

韓溥宋史長安人唐相休之裔孫少俊敏善屬文周顯德

初舉進士開寶三年自靜難軍掌書記召爲監察御史三

遷至庫部員外郎再轉司門郎中淳化二年病請辭職溥

博學善持論詳練臺閣故事多知唐朝氏族與人談亹然

可聽號爲近世肉譜尤善筆札人多藏其尺牘弟泊亦進

士及第

楊礪宋史字汝礪鄠人曾祖守信唐山南西道節度使祖

知禮後唐均州刺史父仁儼永和令礪建隆中舉進士甲

科父喪服除以祿不足養母閑居無仕進意開寶九年

闕獻書授隴州防禦推官眞宗尹開封礪爲推官拜給事

中判吏部未幾召入翰林爲學士咸平初拜樞密副使卒

眞宗軫悼曰礪介直淸苦方當任用遽此淪謝卽冐雨臨

其喪礪僦舍委巷中乗輿不能進步至其第嗟憫久之礪

爲文無師法每詩一題或數十篇有文集二十卷子嶠祠

部郎中嶧太常博士峭太子中舍少子嵎至道初刊校眞

宗儲邸書籍賜進士岀身直史館

宋湜宋史字持正長安人曾祖擇牟平令祖贊萬年令父

温故左𥙷闕弟温舒職方員外郎湜幼警悟早孤與兄泌

勵志篤學事母以孝聞温舒典耀州湜侍行代作牋奏詞

欽而麗温舒曰此兒眞國器也太平興國五年進士釋褐

將作監丞咸平元年充樞密副使卒諡忠定湜風貌秀整

器識冲遠好學美文詞筆法遒媚人多傳傚喜引重後進

有名者又好趨人之急當世士流翕然宗仰之有文集二

十卷兄泌至起居郎直史館温舒子沆州倅喜西京提點

刑獄

馮辰中州集字駕之臨潼人貞祐三年進士九歲知作詩

唐 富平志富平人元進士博極羣書抱負宏博學者宗

之稱犀峰先生

第五昌言賈志富平人博通經書爲奉元路儒學學正

董立雍大記字植夫以明經中經元隱居敎授徵拜翰林

修𢰅輔導儲副遷司業以績著累擢陝西行臺侍御史卒

諡文定

趙璧賈志字子深醴泉人沉靜好學綜攬百家尤精於大

學章句洪武時辟夲學訓導

劉順賈志字孝夫富平人天資英慧少家貧灌園養母遇

方士授以易搆文時以木畫地代𥿄筆歲不給嘗負米同

官山中値縣尹索諸士子章莫應也乃授粲於順授筆立

成尹奇之督學者列高等薦於鄉爲夏縣知縣

魏浩馬志咸陽人隱居龍巖號龍巖先生博聞強識綜貫

百家尤長於詩賦又同里李儼號渭濱散人性剛直嗜學

通經鄉先生劉源授以大易圖序遂明數學吉凶無不應

所著有擊壤後塵十卷

王九思元麓堂文集字敬夫鄠人宏治丙辰進士李東陽

當國爲淸新流麗之詩和平暢逹之文九思亦學其體考

𨕖庶吉士授翰林檢討及李夣陽起而倡古文辭九思一

洗舊習從之東陽以其文異已出爲壽州同知至則與州

人士評說古文辭州人士翕然樂向九思閒美風流談論

典雅下及艷曲小令皆工美極人情之致

張治道邱隅集字孟獨長安人嫻於詩賦議論如懸河而

性剛氣豪尚奇節正德甲戌登進士授長垣令三年以治

行擢刑部主事與部僚薛蕙劉儲秀胡侍並以詩名都下

號西翰林夢其母病乃上疏引疾歸遂不復仕與王九思

康海縱論詩文遨遊终南鄠杜閒遇山水勝處輒命酒歌

咏語及天人古今之際浩渺閎肆時人莫測也家居四十

年著述甚富

胡廷器三原志字含素三原人博覽羣籍旁及書畫無不

精妙與同縣梁爾升相友善爾升字君旭有元扈山房文

集行世

李蘭咸寧志字幼滋咸寧人幼聰敏稱神童舉進士官戸

曹員外郎督通州糧儲以讒歸所著詩文樂府皆傳於世

劉士龍賈志字甫化富平人萬歷癸卯解元博學善屬文

隱居盤龍寺凡經史子籍悉手錄評次幾與身等南北宿

師大儒皆服其精治躬嚴謹與人交有汪洋萬頃之度著

有上楊制臺藿議宋書經濟禦宼策與諸遊記香律月令

等集行世

南師仲賈志字子興渭南人萬歷乙未進士善古文詞讀

中秘書已酉典試畱都得人稱盛拜南大宗伯師仲質素

癯腰不滿圍隔膜見腑臟而目精烱爍神氣倍旺燃藜校

錄夜分不倦所𢰅制詞倣伊訓虺誥不作近時體

張學道賈志字致卿長安人自稱竹𨓜山人聰穎好學於

書無所不窺尢長於詩所著有綠雲山房稿國華錄

趙崡隴蜀餘聞字子函一字屛國盩厔人萬歷巳酉舉人

家有傲山樓藏書萬卷所居近周秦漢唐故都古金石名

書多在時跨一驢挂偏提搨工挾楮墨以從每遇片石闕

文必坐臥其下手剔苔蘚椎拓裝潢援据考證略仿歐陽

公趙明誠洪丞相三家名曰石墨鐫華自謂窮三十年之

力多都元敬楊用修所未見也

周宇咸寧志西安左衞人嘉靖已酉舉人官戸部主事精

識古文奇字善臨池草書爲世所重

來復漑堂集字陽伯三原人萬歷丙辰進士詩文敏㨗爲

人重氣好客泛交道廣起家戸部郎歷官布政使兵備揚

州歸田病卒陽伯性通慧詩文書畫之外琴棋劍器百工

伎藝無不通曉有詩集十餘卷三原志來臨字馭仲復弟

也博學宏才二難齊名以明經任屯畱縣陞蔚州守歸里

有叢筀齋集三十卷

黨忠富平志富平人以舉人訓磁州遷榆次諭淹貫六籍

尤長於詩下至法律靡不究心陞伊府審理

許傑賈志咸陽人學不師授自解孝經論語及史鑑諸書

尤長詩歌自成一家鄉社子弟多所起發周貧恤孤尊賢

敬老有遺藁數卷傳里中

  本朝

   韓詩通志字聖秋三原人崇禎己卯舉人官至兵部郞學

   問淵 詩文頴異寓居江南交遊皆知名士尤矜尚氣節

   著有學古集明文西行世

   張恂通志字穉恭涇陽人甫冠發先世所藏書鍵戸篝燈

   讀之又博綜詩學稍暇輒仿法書名畫崇禎癸未成進士

   㑹逆闖踞關中恂遯跡壺山順治二年以先世筴鹺維揚

   思整舊業遂南遊刊上徧交吳越諸名士十二年補授中

   書舍人

世祖稔其名命兼給事毫素嘗有故人中𨻶者久之復來謁恂歡

   然道故其人方三喪未葬子女㛰嫁俱未辦恂立揮五百

   金以贈人以是知其長者暮年所著有樵山堂詩西松館

   詩及雪鴻草詩文

   孫爾思通志字睿生西安人順治丙戌舉於鄉授鳳翔敎

   諭嘗攝邑篆剖疑決獄邑稱神君性坦易世味泊如家居

   臨灞岸日徜徉山水閒有得卽錄置奚囊中久之成帙有

   灞上集

   温樹珖通志字虞白三原人順治丁亥進士授堂邑令甫

   三月罷歸家居事親備極色養寧夏巡撫黃圖安薦之樹

   珖以親老辭不赴性好學嘗取天文地志國典及河漕關

   榷兵防刑法諸書精覈條列之爲用世具甲寅乙卯閒秦

   中不靖樹珖倡邑人修城浚壕集鄉勇爲守禦踰年卒人

知其用之未竟也子德嘉康熙戊午舉人讀書有經世略

杜恒燦通志字蒼舒三原人年十七補弟子員値宼亂家

中落嘗走四方負米養親鄉試中副車遂入太學念老親

家居食貧因策蹇南遊先是恒燦居京師與中翰吳煒同

訂觀文大社以振興古學爲志及煒使關中過焦穫復廣

其社於邑中學古書院煒去恒燦主盟學者多宗之初梁

敏壯公鎭崇明遣迎恒燦旣至化鳳以堤成岀獵恒燦陪

副乗卽事作平洋沙十章化鳳立命譜入鐃歌持千金起

爲壽歡聲溢軍中尋遊楚滇復入吳久之歸卒恒燦性好

客所居濱白渠南車騎冠蓋恒輻輳每酒酣耳𤍠潑墨揮

毫無不厭所欲而去有春樹草堂集弟焴傳之

李念慈通志字劬菴涇陽人順治戊戌進士初授推官攺

知縣緣逋賦事罷歸康熙十三年滇逆作亂大兵駐荆襄

念慈捧檄入楚以儹運有勞再補天門知縣十七年舉博

學宏詞科復報罷遂絶意仕進好吟咏詩酒唱酬一時諸

名士皆傾倒著有谷口集

張調爕通志字元宰咸陽歲貢生嗜學能文著有秋水編

孫枝蔚通志字豹人三原人性豪宕敦氣節博學工詩明

末逆闖踞關中枝蔚感激時勢謀結鄉曲諸豪士起義討

賊卒不果後遂南遊吳下流寓䢴關徧交吳越諸名宿筆

牀硯匣倡和無虛日康熙十七年舉博學宏詞入都以年

老求免試不許及試被落南歸㑹

詔下吏部令視與試諸人有年高學贍者授京銜以寵其行部擬

   初授正字

特授內閣中書舍人以歸枝蔚爲詩不事彫飾而意致灑如所著

   有漑堂集

   李因篤通志字子德富平人年十一爲邑諸生丁明季之

   亂遂謝去肆力爲古文辭尤長於詩歌嘗遊長安倣少陵

   作秋興詩八首見者多擊節時往來秦晉閒康熙十七年

詔集諸儒纂修明史廷臣以因篤名上十八年授翰林院檢詩未

   兩月卽疏乞終養疏略曰臣母年踰七旬屬歲多病隨經

   具呈吏部吏部謂稱親援病恐有推諉竊思已病或可僞

   言親老豈容假托臣雖極愚不肖詎忍藉口所生指爲推

   卸之端臣仰圖報君俯廹諗母欲畱不可欲失未能瞻望

   闕廷進退維谷疏三十七上始允歸抵家後寢食湯藥每

   事躬親越五年母殁遂不復仕性敏絕博極羣書又好汲

   引後學有文集十五卷詩集三十五卷廣韻正四卷

   劉淓通志字學海三原人幼聰頴長益奥衍學使呂雲藻

   薦之不起著有簷曝瑣言八卷蓬𥦗雜詠十卷

   楊生芝張祖武楊迂菴行略字符遠咸寧歲貢生少與華

   陰王山史郃陽康乃心遊乃心題其廬曰楊子居曾修縣

   志極該博而未嘗一字及乎已總制博公欽其名延課其

   子一日博公燕見未及冠先生力求去以千金爲贈不受

   時博公將南旋以書籍與𢑱鼎暫寄先生家及南歸乃以

札致先生云前所寄先生者乃贈先生者也若預言先生

必不受矣其生平淸介多類此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