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詞典:啤酒館

新增話題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於 2022年1月18日 (二) 22:17 由 Kanashimi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自動存檔機制:​ +)

由Kanashimi在話題自動存檔機制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 年前
啤酒
啤酒

歡迎來到啤酒館,您可以在這裡就維基詞典運作中的一般問題提問。如果您的問題是關於某個詞的,請訪問茶室。如果您對維基詞典上機器人的運作用問題請訪問機器人。多謝您的合作!

為了大家方便閱讀,請在問題或答案之後簽名:打四個波浪號(~~~~)。保存頁面之後,計算機會自動顯示出名字和時間。

具體頁面的刪除請求申請成為管理員(包括臨時權限)、匯入權限以及機器人另有頁面提出申請以及討論。請勿在此提出。

< /2005檔案 /2006檔案 /2007檔案 /2008檔案 /2009檔案 /2010檔案 /2011檔案 /2012檔案 /2013檔案 /2014檔案 /2015檔案 /2016檔案 /2017檔案 /2018檔案 /2019檔案 /2020檔案 /2021檔案 /2022檔案 /2023檔案 /2024檔案 >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Subscribe to the This Month in Education newsletter - learn from others and share your stories 0 0
2 Global ban for PlanespotterA320/RespectCE 0 0
3 2023 年維基媒體國際會議歡迎議程提交 0 0
4 Do you use Wikidata in Wikimedia sibling projects? Tell us about your experiences 0 0
5 Reusing references: Can we look over your shoulder? 0 0
6 台灣分會2024年2月對話時間 0 0
7 擴展I區頁面的問題 6 3 夢夕琳 2024-10-08 18:42
8 即將推出:新的子參考功能 – 試用看看吧! 0 0
9 腳本錯誤:函數「show_prep」不存在。 3 3 TongcyDai 2024-08-30 17:11
10 Announcing the Universal Code of Conduct Coordinating Committee 1 1 RamzyM (WMF) 2024-09-02 22:07
11 表達您的意見:投票選出 2024 年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成員! 1 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4-09-03 20:16
12 詞語解釋 1 1 Kethyga 2024-09-10 11:10
13 潮州話語言代碼 1 1 Kethyga 2024-09-12 07:07
14 Template:維基百科 2 2 Ericliu1912 2024-09-14 23:29
15 本wiki即將切換至只讀模式 1 1 Trizek (WMF) 2024-09-20 17:38
16 台灣分會2024年9月對話時間 1 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4-09-24 01:51
17 模板:Chinese-region variant characters 1 1 Kethyga 2024-09-26 15:12
18 'Wikidata item' link is moving. Find out where... 1 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4-09-28 02:57
19 Invitation to Participate in Wiki Loves Ramadan Community Engagement Survey 0 0
20 2024年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選舉的初步結果 1 1 MPossoupe (WMF) 2024-10-14 16:27
21 尋找志願者加入維基媒體運動的委員會 1 1 Keegan (WMF) 2024-10-17 07:09
22 Cite book和Cite-book 3 2 Kethyga 2024-10-24 16:08
23 Template:Rfdef 添加分類 1 1 Kethyga 2024-10-22 10:33
24 導入Template:ProperNoun 1 1 Kethyga 2024-10-22 11:08
25 模板:cmn-pinyin of 4 2 Kethyga 2024-10-24 14:40
26 'Wikidata item' link is moving, finally. 1 1 Danny Benjafield (WMDE) 2024-10-22 19:29
27 台灣分會2024年10月對話時間 1 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4-10-22 22:41
28 Module:Headword/data 2 1 Kethyga 2024-10-24 09:55
29 Category:歇後語 4 1 Kethyga 2024-10-28 18:53
30 模板:Ja-usex 3 2 Kethyga 2024-10-24 15:53
31 产的繁體 1 1 Kethyga 2024-10-24 20:17
32 Template:Zh-forms各地字形 2 1 Kethyga 2024-10-28 16:17
33 模板:zh-pron 2 1 Kethyga 2024-10-27 19:49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頁面目錄只顯示到第三級章節

不利於更精確的定位。我看其他姊妹計劃和其他語言的wikt目錄都可以繼續向下多級(1.1,1.1.1……),為什麼唯有我們最終停在第三級章節。--Sayonzei討論2020年4月18日 (六) 02:43 (UTC)回覆

加大附錄:Unicode子頁面中的文字大小

如對比附錄:Unicode/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Den:Appendix:Unicode/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D,與enwikt的字體大小相比,本地的字體太小了,很難看清楚。特別是有的漢字筆畫繁複的時候,字體太小導致頁面裡顯示基本一團。--Sayonzei討論2020年5月26日 (二) 03:24 (UTC)回覆

(+)支持。--GuoPC討論2020年5月26日 (二) 05:19 (UTC)回覆
(+)支持。另外,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基本全部都比較小,應當一起調整。NFSL2001討論2020年5月26日 (二) 08:26 (UTC)回覆
(+)支持。—— Eric Liu留言百科用戶頁 2020年10月22日 (四) 00:43 (UTC)回覆
完成,見Special:Diff/7046382Special:Diff/7046383。--Hzy980512留言2022年1月7日 (五) 09:01 (UTC)回覆

可否從維基文庫導入《說文解字》?

中文維基詞典有{{說文}},但是只用在了不到一千個詞條上。而維基文庫已經有s:說文解字,我們能不能把它搬運過來呢?--GnolizX討論2020年12月27日 (日) 09:48 (UTC)回覆

(+)支持,但要確定如何快速加入內容。--Jusjih討論2021年2月15日 (一) 22:05 (UTC)回覆
已經導入了Module:說文解字/data,如果大家支持的話,我們只需要用機器人給相關詞條加上{{shuowen}}就行了。--GnolizX討論2021年2月16日 (二) 03:48 (UTC)回覆

Template:漢語讀音 編輯請求 2021-02-02

請求增加南京官話讀音。南京音已經比照中古音審音。和中古音有嚴密對映律,對映表見 https://github.com/uliloewi/lang2jin1/blob/master/Guangyun_Langjin_pulish_Alphabetic.2.0.csv ,不同於北京話的雜亂,所以清末以前是標準官話和標準中國話。其讀音值得列入wiktionary。--柳漫討論2021年2月2日 (二) 19:07 (UTC)回覆

Template:漢語讀音 編輯請求 2021-02-02

{{!}}} {{{!}} style="margin: 0 1em .5em 1.6em;" {{!}}- valign=top {{!}}{{{簽名}}}{{#if:{{{淮|}}}|{{!}}<table style="margin-left:0.5em; margin-bottom:0.5em; border:2px solid #AAAAAA; border-collapse:collapse; text-align:center" cellpadding="8" rules="all" align=right>{{{淮}}}</table>|{{#if:{{{寧|}}}{{{南京|}}}|<table style="margin-left:0.5em; margin-bottom:0.5em; border:2px solid #AAAAAA; border-collapse:collapse; text-align:center" cellpadding="8" rules="all" align=right> <tr valign=top> <td id="subheadline" style="border: 1px solid #999999; font-size: 110%;" colspan="2" align=center>'''[[w:江淮官話|江淮官話]]'''('''[[w:南京話|南京話]]''')</td><tr> <td id="subheadline" style="border: 1px solid #999999;font-size: 105%;">'''[[w:南京話拉丁化方案#輸入法方案|南京話拼音]]'''</td> <td id="subheadline" style="border: 1px solid #999999;font-size: 95%;">{{{寧|{{{南京|}}}}}}</td> </tr></table>[[Category:江淮官話]]}}}}-->{{#if:{{{換行2|}}}|

請插入以上代碼以加入淮語暨南京話的讀音。沙盒已測試成功。

--柳漫討論2021年2月2日 (二) 20:00 (UTC)回覆

章節模板是否應該刪除?

Category:語言模板中的{{-en-}}{{-fr-}}等模板;Category:小節模板中的{{-etym-}}{{-pron-}}等模板;以及Category:詞類模板中的{{-abbr-}}{{-n-}}等模板在中文維基詞典中歷史古老,但考慮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用處,反而會造成章節編輯等困難,是否應將其淘汰?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4月2日 (五) 13:11 (UTC)回覆

2013年Wjcd就提議過。對我來說,章節編輯困難是次要的,主要是與其他語言的結構保持一致,方便機器人作業。至於由⦃⦃-en-⦄⦄附帶的分類,把所有詞條堆在Category:英語大分類里,或是同時/只加入Category:英語名詞等小分類都是OK的。我是希望,如果文章本身沒有XX語名詞的分類,則可以保留XX語的大分類。
但應暫時為漢字詞條設置例外。具體而言,漢字(不是漢語詞)文章的⦃⦃漢語¦字⦄⦄ ,⦃⦃日語¦字⦄⦄ ,⦃⦃朝鮮語¦字⦄⦄ ,⦃⦃越南語¦字⦄⦄ 結構相當一致,可以暫時不動。但是考慮到en:人等文章包括諸多琉球語方言,總不能為每個琉球語方言搞一套模板。如果共識認為可以全數展開,我樂見其成。 EdwardAlexanderCrowley討論2021年4月2日 (五) 14:52 (UTC)回覆
(+)支持替換小節模板和詞類模板,語言模板(=)中立(+)傾向支持。不過至今仍有數量不少的舊英語詞條__NOEDITSECTION__沒有去除。--Sayonzei討論2021年4月3日 (六) 04:10 (UTC)回覆
(+)支持全部替換。另(&)建議 ,在替換同時可針對不同語言加入對應的維護分類(如將{{-en-}}替換後加入[[Category:待分類的英語詞]])。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4月3日 (六) 04:51 (UTC)回覆
(+)支持全部替換,包括那個拉丁什麼的模板。--Leiem討論2021年4月3日 (六) 09:07 (UTC)回覆

2017年也有類似提議。目前我的設置是除zh ja ko vi mnc外無條件替換,zh ja ko vi mnc裸模板(不含參數)也替換。NOEDITSECTION會刪,拉丁形素基本處理完畢。

至於漢字頁面,需要替換{{汉语|字}}之類的模板,希望明確一下到底怎麼替換。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28日 (三) 13:12 (UTC)回覆

正準備替換中...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18日 (四) 12:01 (UTC)回覆
@TongcyDai 需要加入Category:待分類的英語詞嗎?這可能需要建立起英語詞彙分類體系?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18日 (四) 12:05 (UTC)回覆
@Kanashimi 您方便處理就好,只要被移除章節模板的詞彙能夠持續被追縱和維護應該就可以了。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11月18日 (四) 15:27 (UTC)回覆
@TongcyDai 替換後會加入分類:英語,是否能起到維護分類的功能呢?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18日 (四) 20:37 (UTC)回覆
@Kanashimi 可以但不建議,我自己覺得這樣會使得語言主分類頁過於雜亂無章,所以上面才說要在每個語言底下建立一個專門存放舊格式詞條的分類。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11月19日 (五) 05:11 (UTC)回覆
@TongcyDai 像這兩頁最後一次機器人編輯如何? 首頁, 首頁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19日 (五) 09:03 (UTC)回覆
@Kanashimi 使用 {{zh-see}} 的漢語詞條(某些詞條只有部分章節使用 {{zh-see}},另外考慮)不需要再加上 分類:漢語名詞{{zh-see}} 會自動抓取其指向的頁面的分類。另外,Special:diff/6465945 應該不需要再加上 分類:漢語,同時我覺得待分類詞彙還是依語言分類比較好。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11月20日 (六) 05:24 (UTC)回覆
@User:Crowley666 {{汉语|字}}之類的模板若是單純替換成一個語言標題加上放大的頁面代表文字,如此會有不良副作用嗎?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18日 (四) 21:18 (UTC)回覆
@TongcyDai 您指的是加入分類:漢語名詞首頁嗎?其中並無{{zh-see}}... 現在使用 expandtemplates 的方法來展開,打算處理大多數分類:語言模板。因此可能會出現Category:待分類的英語詞Category:待分類的日語詞Category:待分類的漢語詞Category:待分類的韓語詞等等。英語中文有另外兩個例子。另外對一些特別的模板可能會造成Category:待分類的**無法預期的**詞之類無法預期的情況。因此依照您的需求,這邊準備同時加入Category:待分類的英語詞分類:待分類詞彙,並且把Category:待分類的英語詞建在分類:待分類詞彙底下,預防無法追蹤的情況。不知您覺得如何?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20日 (六) 06:07 (UTC)回覆
現在將改成自動創建Category:待分類的xx詞,不會加入分類:待分類詞彙了。如此應當已符合需求。您可參照發音符號這兩頁最後一次機器人編輯。@SayonzeiFglffer這任務開始運行後會影響許多詞條。請問您對其測試修改是否有建議呢?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22日 (一) 03:26 (UTC)回覆
我覺得這種維護型分類,應該要使用頂部模板來添加,而不是直接在頁面添加,或是用成隱藏分類。 Fglffer留言2021年11月22日 (一) 06:59 (UTC)回覆
技術上沒問題,只是要先把維護模板創出來,並且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22日 (一) 08:18 (UTC)回覆
完成 改成隱藏分類了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22日 (一) 08:43 (UTC)回覆
若無其他意見將於一兩天後開始作業。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22日 (一) 13:08 (UTC)回覆
解脫解決遇到了{{日語-題}},發現不能解決Template:Ja-名·$9サ的問題。不曉得有人曉得這個模板該怎麼轉換比較好嗎?副知User:Wjcd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29日 (一) 08:43 (UTC)回覆
另外不曉得{{}}是不是也該轉換?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29日 (一) 08:58 (UTC)回覆

完成 --Kanashimi留言2021年12月19日 (日) 21:45 (UTC)回覆

語言代碼

有國標。中華人民共和國:GB/T 4880[1][2],中華民國:CNS 13188[3]。似乎後者更全面,但暫時沒找到電子版。

我沒空寫這個,以後隨緣吧。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11日 (日) 13:07 (UTC)回覆

自enwikt更新日語漢字讀音問題

技術上,我可以識別日字音模板,然後嚴格增量更新至ja-readings。如果日字音的某讀音不出現在ja-readings,不處理並記錄。如果沒有使用日字音模板,我會研究怎麼識別。

更新的阻力主要是排版問題,ja-readings的排版不太符合這邊的常情,希望能處理處理。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13日 (二) 12:39 (UTC)回覆

借詞術語的翻譯問題

最近想看看機器人翻譯詞源部分能有多大的成效,因此引出下列問題。均有對應模板。

  • borrowed:借詞(ok)
  • unadapted borrowing:指借詞被照搬,沒有本地化,或譯「非同化借詞」。([4]中譯作「不同化借詞」,顯然不是學術界的共識)
  • learned borrowing:確實可以翻譯成「古典借詞」,指在拉丁語不被使用後,學者從文獻提取出的借詞,為非接觸借詞
  • semi-learned borrowing:可以翻譯成「半接觸借詞」
  • orthographic borrowing:形譯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ok)
  • semantic loan:意譯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區別於「光年」這種仿譯詞,指本來在受者中有這個詞,因翻譯賦予新的意思 [5](ok)
  • calque:按wiki的說法,翻譯成「仿譯」(ok)
  • partial calque:部分仿譯,或稱loanblend。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有「混合詞」一說()。分類中顯示「部分仿譯自A語的B語詞」以及「B語部分仿譯詞」似乎通順一點;也是為了防止與Template:Blend混淆。
  • cognate:同源詞。不提供分類,問題不大(ok)
  • noncognate:非同源詞(ok)
  • inherited:繼承。指繼承鏈從未中斷。(ok)
  • derived:派生。按enwikt的意見,應使用inherited或borrowed代替。(ok)
  • phono-semantic matching:音義兼譯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比如白俄羅斯、黑客(ok)
  • doublet:同源對似詞。不必都是借詞,比如fire與pyre,前者是繼承詞(ok)

大家有什麼想法?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19日 (一) 03:08 (UTC)回覆

@GnolizXHzy980512LeiemSayonzeiTongcyDai我希望按照學術界的名詞來。將在幾天內全部更新。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5月5日 (三) 15:08 (UTC)回覆
(+)支持,不過我記得之前的仿譯(原直譯)分類有些還沒有移動至新的正確頁面,屆時更正後再麻煩您一併處理。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5月5日 (三) 16:28 (UTC)回覆
search intitle+namespace 查不到。反正最近O1刪除了一批頁面,重建就好了。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5月6日 (四) 05:34 (UTC)回覆
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不過最好和已有文獻中的用詞確認一下。(比如是否有專有詞彙)--Leiem討論2021年5月5日 (三) 17:45 (UTC)回覆
《普通語言學教程》沒相關術語。[6]也沒價值。不清楚 張興權《接觸語言學》有沒有。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5月6日 (四) 05:42 (UTC)回覆
我也不太了解這方面的詞彙,像Leiem說的一樣,如果有文獻可以確認的話就沒什麼大問題了。--Hzy980512討論2021年5月6日 (四) 04:27 (UTC)回覆
(+)支持。這些詞應該沒啥問題。--沈澄心討論2021年5月6日 (四) 05:42 (UTC)回覆
按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inherited譯作傳承詞();orthographic borrowing譯作形譯詞,phono-semantic matching譯作音義兼譯詞();semantic loan、calque、cognate、derived沒問題。doublet應該翻譯為雙式詞(參1參2)。 GnolizX討論2021年5月6日 (四) 07:21 (UTC)回覆
同源對似詞在cnki搜出來三個([7]等)(復旦:[8]p239,不清楚索緒爾書中怎麼翻譯的)。既然維基詞典的doublet指的是etymological doublets所謂詞源雙式詞,我傾向於同源對似詞。另外搜到了[9]先放在這,這篇文檔把calque譯成「仿造詞語」,並不靠譜。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5月8日 (六) 12:27 (UTC)回覆
已自enwikt更新Module:Etymology並翻譯。twice-borrowed又作reborrowing,已自行翻作借回/回借。(日語wiki作再借用,不採用)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5月17日 (一) 06:40 (UTC)回覆

建議對大量舊的無鏈入模板和老舊#subst用模板進行批量刪除

由於維基詞典的人員更迭,這些無鏈入模板大多已被使用模塊的模板取代,#subst模板的樣式已經很舊,大多使用章節模板,且也不再有人使用,建議不再經過Wiktionary:刪除請求直接將它們刪除,來避免和現用模板混淆,並清理無用頁面。如果不知道清理哪些模板,我可以申請成為臨時管理員對它們進行清理。 --Hzy980512討論2021年4月27日 (二) 09:36 (UTC)回覆

想刪的時候改成移動到User:Qnm/t/下面吧。要是刪了,我都不清楚那堆莫名其妙的格式怎麼來的,修起來很麻煩。模板麼就是User:Qnm/shibo77-81220下面的那一堆。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27日 (二) 09:50 (UTC)回覆
我認為那些零鏈入的舊模板對您應該也沒什麼用處,因為它們一個鏈入頁面都沒有,您要修的詞條必然也不會包含這些模板。至於#subst模板,我覺得大概也沒什麼用,因為光從頁面布局應該是難以看出是從哪個模板#subst展開得來的,或者不知道您有什麼方法可以定位這些模板呢?--Hzy980512討論2021年4月27日 (二) 10:43 (UTC)回覆
因為就50多位大量貢獻者,多翻翻歷史記錄就知道怎麼回事了。上面這個shibo77的15年前的用戶頁就是這麼來的。總之,您要刪和我要搬到用戶頁並不衝突,有共識過幾天就能搬了。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27日 (二) 10:52 (UTC)回覆
(+)支持刪除。 GnolizX討論2021年4月27日 (二) 10:19 (UTC)回覆

對模板q的小寫用法增設阻止過濾器,對模板m的小寫用法增設警告過濾器

本來呢我對q模板有一模板兩用的想法,說不定lua可以辨別模板是大寫還是小寫。想想沒必要,也會增加出錯的可能性。

至於m模板,也可以警告小寫用法⦃⦃m¦,如果真的需要寫成陽性可以改用大寫,或者只使用⦃⦃m⦄⦄。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28日 (三) 03:03 (UTC)回覆

autocat系分類的wikidata鏈接問題

  1. 主要有兩種實現。一種是機器人解析頁面名稱,一種是交由Module生成正確的英語頁面名稱(使用<!注釋),這樣機器人直接讀到就能鏈接了。不過我最近不想處理這個,只是單純提一下。
  2. 還有一個問題,到底有多少語言名字中帶「的」?粗略掃了一遍兩岸標準文檔,沒有發現。我之前展開標題模板獲取的列表,只有「羅的」。如果是語言名字中帶「羅的」,可以先把「羅的」替換成「羅底」再處理(長度一致,方便某些編程語言使用者)。不要指望用「語」定位,因為有「語系 語族 國際語ABE 跨語言 xx話」之類的語言名稱。
  3. 希望以後翻譯語言名稱盡量不帶「的」。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30日 (五) 05:44 (UTC)回覆

添加enwiktionary為跨維基導入源

用於搬運模板。我認為frwiktionary、jawiktionary和yuewiktionary也可以加上。--GZWDer討論2021年6月27日 (日) 17:20 (UTC)回覆


User:Crowley666、​User:GZWDerUser:Leiem似乎一段時間沒有新意見,那麼是否考慮重啟phab任務?範圍又為何?另為避免被判斷為無共識遭駁回,ping一些比較活躍的編輯來看看@JusjihSayonzeiTongcyDai。—— Eric Liu留言百科用戶頁 2022年1月11日 (二) 03:45 (UTC)回覆

提議導入模板必須翻譯

加入Wiktionary:導入者的「導入須知」新章節,條文如下: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6月29日 (二) 03:26 (UTC)回覆

  1. 自維基百科導入主命名空間頁面,應選擇「匯入至命名空間:」為「Transwiki」。導入模板應注意同名模板是否存在。
  2. 跨語言導入條目和模板必須翻譯,當導入的模板調用了模塊時應翻譯所使用部分。導入模塊,應加回曾經翻譯的部分。導入模板模塊文檔應翻譯章節標題,應保證無腳本錯誤。

如果沒有反對意見,之後將逕行部署變更。—— Eric Liu留言百科用戶頁 2022年1月11日 (二) 03:45 (UTC)回覆

批量文本替換

--GZWDer討論2021年6月27日 (日) 17:34 (UTC)回覆

@GZWDer doing... 請幫忙檢核 謝謝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12日 (五) 08:01 (UTC)回覆
完成 Kanashimi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21:18 (UTC)回覆

關於日後西夏文字諸詞條屬性和解耦合問題的初步方案及探討

經過在QQ群以及私聊的多次初步討論,對於西夏文/文字字符的條目內具體內容,我做出了如下的總結。

對於一個西夏文字符,其中作為字符本身的屬性有:

1.統一碼碼位;2.四角號碼;3.結構信息;4.諸字典序(夏漢字典序等);5.HTML元素;;

以上屬性應當放置於跨語言一節。

對於一個西夏文字符,其中作為西夏語語素的屬性有:

1.發音(擬音);2.字形來源(生成路徑);3.番漢對字(掌中珠源);4.義項;5.相關(西夏)字;;

以上屬性應當放在西夏語一節。

--七個點討論2021年7月5日 (一) 15:40 (UTC)回覆

自動搬運enwikt腳本已初步完善

  • export.js:有導出頁面、文檔、同時導出功能,自動鏈接wikidata。效果見[10][11]。歡迎用User:Qnm/99測試。
  • import.js:除以上功能,還提供導入至編輯區功能,但不推薦。我一般先導入再翻譯,方便別人知道翻譯了什麼。
  • import.js的大小寫轉換是比較全的,當然我也有enwikt全體大寫標題的清單的。
  • 至於手機版怎麼辦,還在想。
  • 在enwikt的common.js加入mw.loader.load('//zh.wiktionary.org/wiki/User:EdwardAlexanderCrowley/js/export.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或zhwikt的common.js加入mw.loader.load('//zh.wiktionary.org/wiki/User:EdwardAlexanderCrowley/js/import.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以啟用。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7月13日 (二) 15:23 (UTC)回覆

不太懂這裡對於簡體與繁體的原則

剛來到這邊,想做一點編輯,但隨便晃了一下有一點找不太出這裡對於繁體以及簡體條目創建的還輯,我常看英文版詞典基本上頁面內容都是以繁體的字詞建立,簡體頁面則使用{{zh-see}}導向,但在這裡好像並沒有著這樣的原則,例如我剛剛在查詢:统计是一個漢語頁面但是統計卻變成日語了。這樣讓我對於要怎麼創建一個新的頁面有點困惑,好像也沒有一個方針頁面有寫到這部份,不知道大家是怎麼處理的?tntchn 對話 · 貢獻 2021年7月19日 (一) 17:33 (UTC)回覆

那些是之前的機器人導入的,現在一般創建新詞或者更新原來的詞條都按照英語的用{{zh-see}}把簡體重定向到繁體的來做。因為之前導入的頁面太多我們一下子也不好改。--Hzy980512討論2021年7月20日 (二) 00:25 (UTC)回覆
在簡體頁面放zh-see有違「人人皆可編輯」的原則,給使用簡體書寫釋義帶來不便,我傾向於直接重定向。簡體頁面還是要建立的,為了在其他語言版本的跨語言鏈接。標題以繁體為準是為了中日韓越統一,當然日本也有簡體字就是了。--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7月20日 (二) 01:41 (UTC)回覆
@EdwardAlexanderCrowley我認為直接重定向簡體到繁體反而不能像{{zh-see}}一樣解釋簡體字的使用場景呢?我認為以繁體為準是因為一個簡體字可能對應多個繁體字,以繁體字為準更加容易定義漢字,比如en:干#Etymology_1。--Hzy980512討論2021年7月20日 (二) 01:48 (UTC)回覆
對僅有一個zh-see的頁面看不出不重定向的好處。漢字當然可以zh-see,詞語的話一對多的情況很少(如回复),遇到的話確實可以zh-see。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7月20日 (二) 01:57 (UTC)回覆
只是為了統一而已吧,像我之前說的用{{zh-see}}可以解釋簡體和繁體在哪些地區使用,繁體詞條裡面已經用{{zh-forms}}包含簡體字的書寫釋義了。放一個{{zh-see}}明確解釋一下這是簡體詞條也是對漢語學習者很有幫助的。而且即使是繁體詞條裡面用簡體寫釋義我覺得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Hzy980512討論2021年7月20日 (二) 02:04 (UTC)回覆
簡繁區別全放繁體詞條不就好了。用zh-see的問題是,比如釋義是# 词汇,點進去發現是zh-see,用戶體驗不好。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7月20日 (二) 02:44 (UTC)回覆
還會有跨語言連結的問題,如果不使用簡體標題創建一個頁面,在部份外語的詞典只有創建簡體頁面,在側邊欄會無法找到中文詞典的連結,這樣顯得有點奇怪:外語使用者在找一個中文詞語卻以為中文詞典裡沒有這個頁面。tntchn 對話 · 貢獻 2021年7月20日 (二) 05:07 (UTC)回覆
創建重定向頁面就好,如en:難受連到難受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7月20日 (二) 05:36 (UTC)回覆

Template:漢字編碼 編輯請求 2021-08-17

目前絕大多數文字都沒有五筆編碼的信息,我通過 這裡 的五筆表 生成了一個 五筆編碼module , Template:漢字編碼 里的五筆參數可以使用 {{#invoke:五笔|main|字}} 方法來自動 導入所有漢字(32380個)五筆編碼信息。--Bangbang.S討論2021年8月17日 (二) 15:26 (UTC)回覆

@Jusjih @Sayonzei @Shizhao @Wong128hk @Xiplus 請管理員關注一下,再次感謝 Bangbang.S留言) 2021年11月10日 (三) 02:22 (UTC

用詞差異

如題Old Japanese在中文維基叫做「上古日語」,但這裡叫做「古典日語」,不知為何會有此差異,望其解惑。--Fglffer討論2021年9月9日 (四) 14:24 (UTC)回覆

元素週期表模板

相關元素詞條上方有此模板{{PeriodicTable}},話說已經有這個{{elements}}模板了,還需要在相關詞條保留嗎,如果擔心簡繁差異是否可將其寫為附錄,並添加在詞條當中,不知是否可行,望各方大德提供寶貴意見。--Fglffer討論2021年10月5日 (二) 14:49 (UTC)回覆

(-)反對:元素周期表的目的就是要以一覽狀態顯示全部相關字符,而且港台繁體翻譯也有一定混亂性。NFSL2001留言2021年11月29日 (一) 14:32 (UTC)回覆

繁簡轉換錯誤是應該到維基百科報告嗎?

比如 竺乾 被自動轉換成了「竺干」,這種錯誤應該如何處理? --Betty討論2021年10月29日 (五) 06:53 (UTC)回覆

@Betty 已能正常顯示。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11月1日 (一) 14:03 (UTC)回覆
@TongcyDai 感謝~能否告知是如何實現的?去那個頁面看源碼也沒有看出來,另外在中文維基主站輸入此詞仍然會轉換錯誤。 Betty討論2021年11月2日 (二) 02:58 (UTC)回覆
@Betty應該和{{zh-noun}}有關。請問「中文維基主站」指的是?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11月2日 (二) 03:02 (UTC)回覆
@TongcyDai 抱歉,指的是中文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 因為我不太清楚維基詞典和維基百科用的是不是一套系統,可能問題比較小白,還望不要見怪。您說的這個模板,點進去沒有文檔,也看不懂怎麼用。😅 Betty討論2021年11月2日 (二) 03:18 (UTC)回覆
@Betty中文維基百科和中文維基詞典是姐妹站,兩者的內容收錄範圍不同,字詞轉換的規則也不同。技術面的詳細情況我也不太清楚,百科方面您可以查看w:Wikipedia:繁簡處理獲得更多資訊。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11月2日 (二) 09:16 (UTC)回覆
@TongcyDai 你好,我先是搜索找到了中文維基詞典上的這個頁面 Wiktionary:繁簡處理,並且 w:Wikipedia:字詞轉換處理 頁面上也寫道「維基百科的簡繁轉換系統,與其他維基姊妹項目共享」,所以就感到很困惑,轉換出錯時到底應該到哪裡報告呢 🤔 Betty討論2021年11月2日 (二) 09:36 (UTC)回覆

批量修改單字條目

日前查閱Wiktionary的單字條目,發現有人在手工批量修改頁面的條目介紹,把大量模板刪除而只留下微量資訊及重定向,例如各語翻譯、簡/正(繁)/異體字、字形拆解、詞彙索引等資訊皆已消失,與其他原本的單字頁面顯得不統一,鏈接用字使用{{l}}而不是使用[[]],大量使用{{Han simp}}、{{Han trad}}等英文版專用模板,在各級內容中間插入----,非常明顯是從英文版複製翻譯。例子請見(明顯與原版出現歧義,詞義分解沒有引用來源)、(明顯與的頁面結構有很大差異)、等,可見丟失了大量資訊。目前有兩個IP在批量修改:1.200.1.61 和 112.78.72.95,針對簡化字的頁面較多。目前Wiktionary並沒有針對單字條目提出指引,但是強烈建議參考目前現有的單字頁面結構制定方案,而非使用英文版的結構和模板。NFSL2001留言2021年11月29日 (一) 15:15 (UTC)回覆

雖然我不贊同刪除信息,但是我比較傾向贊成使用英語那邊的格式、結構和模板,而且這些修改也沒有刪除很多信息,如果不行大可以將部分原來模板添加回去。現在使用英語那邊的格式有幾個原因:
  • 之前的頁面是機器人批量創建的,使用的是很舊的格式和模板,創建這些模板的人多已不再活躍,代碼混亂維護困難,許多詞條(包括單字和詞語)只有批量生成的Unicode等信息而沒有有意義的釋義
  • 現在少有的幾位活躍用戶(包括我本人和閣下提的匿名用戶)創建的新詞條(無論是否是漢語)都已經用的是比較新的從英文那邊導入的模板,且因為大多也是從英文那邊直接翻譯的(當然也有部分例外),已經基本成為慣例,格式也從那邊繼承而來,從而舊詞條修繕時適應英語那邊的格式也合理,而且英語那邊的模板較新,維護的人多,反而比中文詞典當前的結構和模板更明了更易於使用
  • 現在的漢字詞條,大部分因為是機器人批量創建的,所以很多都沒有釋義,從英文那邊直接翻譯並覆蓋格式反而還可以增加信息量(比如蓮花等詞條,英語那邊的信息顯然要更豐富)
  • 漢語詞典活躍人數少,從英語直接翻譯省卻了調整格式等麻煩,可以更高效地修繕條目,而且從其他來源導入還有可能惹上侵權問題
以閣下提的為例,我認為並沒有比修改前丟失很多信息(而且原來的日語部分還是錯的,日語中對應的是繁體版本,而不是簡體),因為是簡化字,所以釋義和其對應繁體字完全相同,將讀者重定向到繁體字詞條就不用維持每個詞條的詞義相同,比兩邊放相同的釋義要更高效,如釋義需要修改,只要修改主詞條的釋義即可。我贊成制定方案,但是方案應該傾向於現在適配英語格式的慣例,而不是再返回以前的舊格式。且我也鼓勵閣下編輯時考慮使用新的格式。-- Hzy980512留言2021年12月1日 (三) 04:39 (UTC)回覆
詞彙字條調整成英文版我沒有異議,但是單字字條我無法接受英文用的 {{Han}} 系列,其將資訊全部列成一行並不方便閱讀,且還刪除了原本的 簡/正(繁)/異體字 和 字形拆解 模板;中文版原本就有的{{漢字資訊L}}卻不使用。
  • 英文版使用的{{l}}模板會改變字體,而且遇上缺字完全無法標示(Windows的宋體不會顯示缺字豆腐,只會顯示空格)。另外在中文版長文漢字已經使用系統字體的情況下,文間突然切換字體,並不會提升閱讀觀感。如果要顯示正確的字形,那使用原本的 簡/正(繁)/異體字 Template在頁面上端就可以正確顯示,還備有更大字號方便用戶觀察,不需要在內文再使用{{l}}切換字體。
  • 中文維基裡面完全沒有必要使用{{l}},直接保留使用[[]]就可以了;簡/正(繁)/異體字和字形拆解的Template皆帶有自己的鏈接,分級明確,也無需在每個頁面使用[[]],僅靠修改模板就可以統一修改全部相連頁面的格式。
  • 中文版的{{l}}、{{l|mul}}完全沒有使用說明,請問該怎樣使用呢?
  • 英文版在每個h2的後面加上----的操作我不贊成。維基百科沒有這樣做,因為h2/==标题== 本身就帶有分級的意思,semantic上就已經表示兩個章節是分開的,再加多一個----並不會幫助分級理解。
雖然英文版格式確實是比較新穎,但是其格式不適用於本來就是中文內容架構的條目,尤其是中文文字學內容的條目,中文版應當有比英文版更加詳細的內容分級和講解,也應該把相關頁面鏈接起來,而不是用英文版格式內不會提及資訊的原因強蓋原先鏈接相關資訊的模板。維基百科的原本目的就是要把相關的資訊互相鏈接,方便閱讀查找。簡體轉繁體我可以接受,因為確實是相同內容,但是有時簡體和繁體的對應關係較為複雜時可能無法明確解釋。
P/S: {{Han ref}}裡面的「萬國碼:」實際應該是「Unihan資訊:」更為準確。
NFSL2001留言2021年12月2日 (四) 16:21 (UTC)回覆
最近這兩IP用戶大量引用英文維基格式修改詞條,而且還堅持己見硬要套格式,Wiktionary:維基百科版首頁有說中文維基詞典不是英文維基詞典的翻譯版本。中文維基詞典的詞條不一定都要與英文版相同。你可以參考英文版的內容,但不必完全照譯。例如「跨語言」是基於英文維基角度,對漢字圈國家來說是多餘格式,日韓維基也沒這樣做。這裡是中文維基,好的要引用學習而不是照抄,人家的母語是英文,我們是使用漢字的中文。還有"usage note"可以翻「用法辨析」,解釋彈性比「使用說明」大,可是他們也不接受,這種沒經過社群討論的格式能拿來大量批改?就只能照他們意思編輯嗎?Justice305留言2021年12月19日 (日) 13:31 (UTC)回覆
@Hzy980512 請見上留言,相信還有更多的單字正在(或已經)被修改。我不覺得中文維基詞典現有格式像你所說那樣「代碼混亂維護困難」,反而是使用完全沒有先例、沒有任何使用說明的模板,甚至將排版效果弄得更加糟糕(多數系統使用黑體,而文中使用{{l}}唐突切換字體),我覺得非常不合理。中文維基百科不會看到如現在直接複製英文模板而沒有本地化相關的模板。NFSL2001留言2021年12月27日 (一) 13:38 (UTC)回覆

英語非標準用語

我無法創建Category:英語非標準用語,其對應英文分類爲en:Category:English nonstandard terms。還請協助創建,感謝。--Talk · DinoWP · Sign 2021年12月15日 (三) 09:54 (UTC)回覆

完成 已由User:Sayonzei創建,感謝!--Talk · DinoWP · Sign 2021年12月15日 (三) 09:57 (UTC)回覆

即將舉行關於理事會選舉的反饋意見徵求

為了準備接下來的理事會選舉,理事會即將於2022年1月7日開始至2月10日止徵求反饋意見。

雖然詳細內容在開始的前一周才會做最終確定,但我們已確認至少有兩個問題將在此次反饋意見徵求中詢問:

  • 什麼是確保新興社群在理事會中也有公平代表性的最佳方式?
  • 候選人在選舉期間應該有哪些參與?

雖然也可能再添加其他問題,但運動策略與治理團隊希望能提供社群成員和自治體充分的時間,在反饋意見徵求期開始之前能考慮並準備對於以上問題的想法。對於目前尚未有完整的問題列表,我們感到抱歉。問題列表應只會再增加一或兩個問題。我們希望不要讓社群成員有太多負擔,但想通知您這個訊息,並非常歡迎您對這些重要的問題進行反饋。

您想在此次反饋意見徵求期間協助組織與本地社群的對話嗎?

請在元維基上與運動策略與治理團隊聯繫,或透過Telegram,或者寄電郵至msg(_AT_)wikimedia.org.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顧慮,歡迎直接聯繫我。在1月3日之前,因適逢假期運動策略與治理團隊可能會有較晚回覆的狀況,還請您見諒。我們也知道一些社群成員和自治體在12月這個時候為離線狀態。如果您在假期中收到此訊息,我們深表歉意。

祝好,

運動策略與治理團隊VChang (WMF)留言2021年12月23日 (四) 18:36 (UTC)回覆

Global ban proposal for Musée Annam

Apologies for writing in English. 請協助翻譯成您使用的語言 There is an on-going discussion about a proposal that Musée Annam be globally banned from editing all Wikimedia projects. You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at Requests for comment/Global ban for Musée Annam on Meta-Wiki. 感謝您! NguoiDungKhongDinhDanh (留言) 2021年12月27日 (一) 14:22 (UTC)回覆

自動存檔機制

維基詞典有些討論頁面的主題久未回覆,可以存檔。不知大家覺得引入自動存檔機制如何?這個功能已經在維基新聞上執行過一個月。可參考w:Template:Auto-archive --Kanashimi留言2022年1月5日 (三) 10:22 (UTC)回覆

基本(+)支持,不過大約有哪些頁面呢?—— Eric Liu留言百科用戶頁 2022年1月5日 (三) 22:53 (UTC)回覆
本頁面、維基詞典:機器人維基詞典:茶室,其他有看到再說了。 Kanashimi留言2022年1月6日 (四) 09:57 (UTC)回覆
感謝解答。—— Eric Liu留言百科用戶頁 2022年1月11日 (二) 03:34 (UTC)回覆
因為這個功能依存於一些通用頁面,會把同步通用頁面的功能一起搬過來。可參考n:User:Cewbot/log/20211203/configuration。 --Kanashimi留言2022年1月11日 (二) 21:13 (UTC)回覆
處理中…… Kanashimi留言2022年1月18日 (二) 22:16 (UTC)回覆

Wiki Loves Folklore is back!

請協助翻譯成您使用的語言

You are humbly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Wiki Loves Folklore 2022 an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contest organized on Wikimedia Commons to document folklor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different regions, including, folk creative activities and many more. It is held every year from the 1st till the 28th of February.

You can help in enriching the folklore documentation on Commons from your region by taking photos, audios, videos, and submitting them in this commons contest.

You can also organize a local contest in your country and support us in translating the project pages to help us spread the word in your native languag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on our project Talk page if you need any assistance.

Kind regards,

Wiki loves Folklore International Team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2年1月9日 (日) 13:15 (UTC)回覆

2022社區願望清單調查

2022社區願望清單調查現已開放!

這項調查是社區決定社區技術團隊在明年工作流程。我們鼓勵所有人在1月23日的截止日期之前提交提案,或評論其他提案以幫助改善提案。

社群將在1月28日至2月11日針對提案開展投票。

社群技術團隊致力於為有經驗的維基媒體編輯者開發工具。 您可以使用任何語言編寫建議,我們將為您翻譯建議。謝謝,我們期待著您的建議! SGrabarczuk (WMF) (talk) 2022年1月10日 (一) 18:49 (UTC)回覆

關於理事會選舉的反饋意見徵求現已開始

關於理事會選舉的反饋意見徵求現已開放,並將在2022年2月7日結束。

對於本次反饋意見徵求,運動策略與治理團隊採取了一種不同的做法,納入了2021年的社群反饋。本次反饋徵求並非以提案為主導,而是圍繞理事會所提出的關鍵問題做討論。這些問題來自於對2021年理事會選舉的反饋。本次反饋徵求旨在激發社群就這些關鍵問題進行集體對話和協作提案的發展。

有兩個已經確定詢問的問題:

  1. 確保在當選候選人中有更多樣化代表性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2. 選舉期間對候選人的期望是什麼?

在徵求反饋期間可能還會提出一個額外問題。這個問題仍在討論中,但理事會希望儘快就已確認的問題提供資訊。如果有這一個額外的問題,將在這幾天準備好。

誠摯地邀請您參與對話。 如何任何問題,歡迎聯繫討論。

祝好,

運動策略與治理團隊VChang (WMF)留言2022年1月12日 (三) 11:06 (UTC)回覆

Subscribe to the This Month in Education newsletter - learn from others and share your stories

Dear community members,

Greetings from the EWOC Newsletter team and the education team at Wikimedia Foundation. We are very excited to share that we on tenth years of Education Newsletter (This Month in Education) invite you to join us by subscribing to the newsletter on your talk page or by sharing your activities in the upcoming newsletters. The Wikimedia Education newsletter is a monthly newsletter that collects articles written by community members using Wikimedia projects in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and it is published by the EWOC Newsletter team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ducation team. These stories can bring you new ideas to try, valuable insights about the success and challenges of our community members in running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ir context.

If your affiliate/language project is developing its own education initiatives, please remember to take advantage of this newsletter to publish your stories with the wider movement that shares your passion for education. You can submit newsletter articles in your own language or submit bilingual articles for the education newsletter. For the month of January the deadline to submit articles is on the 20th January. We look forward to reading your stories.

Older versions of this newsletter can be found in the complete archiv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newsletter can be found at Education/Newsletter/About.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spatnaik@wikimedia.org.


About This Month in Education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 For the team: ZI Jony (Talk), 星期一 21:36, 28 10月 202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