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倫瓦德之戰
格倫瓦德之戰者,蓋西曆一四一〇年七月十五日始,條頓騎士團折戟之戰也。其敵者,乃波蘭王國、立陶宛大公國及其附庸、盟友及傭兵也。
格倫瓦德者,波蘭史家之稱也。德人謂之坦能堡首戰,蓋此戰時條頓騎士團屯軍於坦能堡,故以此名之焉。
背景
[纂]條頓騎士團者,軍事修會也,德意志人所立。波蘭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邀騎士團至古普魯士,征討異教部落、宣揚基督教理。其後,騎士團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金璽詔書,立國於此,為條頓騎士團國者也。國之盛時,雄踞一方,民富兵強,故不免鄰有郤,若波蘭、立陶宛者。西曆一三八五年,有感其事,波、立二國並為邦聯,皈依基督,以望遏之。
西曆一四〇九年,條頓騎士團國薩莫吉希亞民變。鄰二國不往尼之,反戟其亂。是年八月十四日,騎士團大團長烏爾里希·馮·榮金根呈戰書於二國。其後,騎士團攻大波蘭、庫亞維亞。波蘭勉力御之,彼得格什歸。末,三方共署暫和書,以備決戰。
戰史
[纂]西曆一四一〇年七月十四日宵,兩軍會於格倫瓦德、坦能堡、路德維格斯多夫三地之間。波、立軍駐于坦能堡東。其陣中,左首列波蘭軍,立陶宛軍在右,傭兵居中,皆成楔形陣。騎士團總軍務官華連洛德集重騎,陣列森嚴,以御波、立聯軍。是軍中騎士,皆著重鎧,旦至天明,則日光炎灼,燠熱難忍。條頓軍久立平野,然敵未來犯。少頃,騎士團試攻敵以砲,然細雨濡濕,擊發者唯二矣。波、立聯軍按兵不動,大團長即遣使二人持劍呈於波蘭王帳,以示釁於二國,意在「持此雙劍以輔二君戰」矣。其後,此雙劍稱「格倫瓦德之劍」,波蘭頗引為傲。
初,立陶宛大公維陶塔率部衝鋒,直指騎士團左翼。交戰二刻,立軍大潰,四散奔逃。俄而波軍又至,意在騎士團右。騎士團初猛擊之,奪波蘭王旗。然波軍再使易手,旗歸原主。波蘭王雅蓋沃亦發二、三線預備隊攻之。大團長榮金根亦率預備隊擊波軍右。兩軍交戈甚烈,戰及王帳。一條頓騎士名狄博德者,直取波蘭王,然波軍近衛名茲比格涅夫者御之,王方得免。頃刻,潰逃立軍复為陣列,自後攻騎士團。騎士團腹背受敵,寡不敵眾。榮金根率部御之,希圖攻破兩軍聯防,然終歿於陣中。條頓騎士群龍無首,往歸其營。然營人嘩變,轉攻騎士團,此時傷亡,甚於戰地焉。
戰畢,條頓騎士團大敗。騎士共二百又七十,二百騎士殞身沙場,大團長榮金根及諸大統製亦在歿者之列,惟埃爾賓大統製名泰廷格者倖存。遭俘者亦數千人,中不乏貴胄。
聲音動静,具錄於維基共享︰格倫瓦德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