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Spacedunce-5/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補:字從衣部,原意指用針線縫起衣服的破洞。延伸的意義有修補缺陷、填補空缺或空白、補充不足的部分。在中文世界,補有很重要的養生、醫療的意義。再擴大的意義有補習等。

「補」概念在當代的使用

當代中華文化中,「補」通常指的是「食補」(羅童璐),即「食療」(Needham 571)。自古即有「醫食同源」之說(Needham 571),中國的飲食觀念至今仍與中醫原理息息相關,尤其是藥學,以至於兩者之間可謂密不可分(Farquhar 49)。以中醫的概念而言,常以飲食的選擇調和陰陽六氣(Simoons 22),而此處的「六氣」以「涼」、「熱」為主,其餘如「乾」、「濕」、「寒」等概念於飲食習慣中較無統一的認知(Simoons 25, 38n9)。食補,即中醫中的飲食治療概念,已深入中華飲食文化之中,即使不熟悉詳細的中醫概念,在飲食的料理與調配上多會反映出食補的原理(Newman 192-3)。舉例而言,葉翹的《中藥材食品養生圖典》在呈現料理食譜之前,先提供了詳細的中醫概念介紹與常見問答集(1-30)。

「補」亦是指食物的分類之一,即大部分的肉類食物,富含礦物質(Newman 191-2)、蛋白質卡路里,經食用能除了能增強免疫力之外,亦能刺激性慾(Simoons 25)。「補」的食物亦有取食材之特色而增能補益者,如核桃因其形狀被認為能補(Simoons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