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熱帶風暴鮎魚 (2022年)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熱帶風暴鮎魚
Tropical Storm Megi(英文)
熱帶風暴鮎魚
熱帶風暴鮎魚
路徑圖
熱帶風暴鮎魚的路徑圖
熱帶風暴鮎魚的路徑圖
概況
形成日期2022年4月9日
消散日期2022年4月13日
最低氣壓996 hPa
瞬間最大陣風95 km/h
影響
財產損失超過9080萬美元
死傷人數214人死,132人失蹤,8人受傷
影響地區菲律賓
2022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熱帶風暴鮎魚(英語:Tropical Storm Megi,國際編號:2202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32022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Agaton)是202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個被命名的風暴。「鮎魚」(메기)一名由南韓提供,是一種在河流或湖泊裏常見的魚,嘴旁有長鬚,魚身大,它的出現令人聯想到快要下雨[1][2]

因應「鮎魚」在菲律賓造成災難性破壞,被菲律賓在第55屆颱風委員會年會申請退役,在2023年3月舉行的第55次颱風委員會會議上獲該會接納把鮎魚從命名表中除名。在第56次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通過新名由「古莎莉」取代。

發展過程

[編輯]

3月31日,一個熱帶擾動在莫特洛克群島東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4W。

熱帶風暴鮎魚和超強颱風馬勒卡在4月9日至10日間的衞星雲圖

4月9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上午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注 1],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並於發佈不久後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3W[注 2]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03。下午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4月10日上午5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率先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202,並命名「鮎魚」[注 3]。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而澳門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下午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4月11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最後警告。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4月12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其環流逐漸被超強颱風馬勒卡吞併。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4月13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併入馬勒卡的環流中。

事後調整

[編輯]

日本氣象廳在11月16日發表的事後報告中,將鮎魚的巔峰風速上調至40節(每小時75公里),氣壓下調至996百帕。

影響

[編輯]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二號風暴信號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於4月9日上午5時對維薩亞斯群島東薩馬省迪納加特群島錫亞高島大布卡斯群島英語Bucas Grande Island發出一號風暴信號。並於4月10日上午5時對維薩亞斯群島東薩馬省南部及迪納加特群島北部發出二號風暴信號。

4月21日,菲律賓國家減災委發佈消息,菲律賓的死亡數字升至224人,147人失蹤,8人受傷,超過二百萬人受災。[5]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編輯]

菲律賓

[編輯]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風暴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暴信號
    2022-04-09 05:00-2022-04-12 23:00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雷伊 強烈熱帶風暴馬鞍
颱風雷伊 二號風暴信號
    2022-04-10 05:00-2022-04-11 08:00
強烈熱帶風暴馬鞍

註釋

[編輯]
  1. ^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此時該系統於24小時之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極高,若氣象因素特別有利,該系統更可於6小時內增強為熱帶低氣壓[3]
  2.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一個聯合美國海軍空軍的專責小組,並會為西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並編號。其編號有正式編號與通用編號兩種:前者由2個英文字母及6位數組成,前兩位為洋域代碼(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中間兩位代表熱帶氣旋當年在洋域內之形成次序,後四位為當年公元紀年(2022);後者則由兩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前兩位數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英文字母為洋域代碼(W同前述之WP範圍),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故無專屬性。換言之,「WP032022」及「03W」皆指鮎魚是2022年第3個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惟注意「03W」指稱鮎魚僅限於2022年[4]
  3. ^ 日本氣象廳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負責該區域內(包括南海、東海)的熱帶氣旋正式編號與命名工作:每當該機構把一個熱帶低氣壓升為熱帶風暴時,該機構亦會依照在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上通過的名稱表作出命名,同時給予4位數字的國際編號。前兩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最後兩位數(2022),後兩位代表鮎魚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2個升為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中文(香港)). 鮎魚:屬於鯰魚類,是一種在河流或湖泊裏常見的魚,魚身大,咀旁長有長鬚,它的出現令人有快要下雨的聯想 
  2. ^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9-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中文(臺灣)). 
  3. ^ Digital Typhoon. 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1-03-17 [2015-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2). (日語)
  4.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使命. 美國海、空軍. 2011 [2011-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26). (英文)
  5. ^ 热带风暴“鲇鱼”已造成菲律宾224人死亡. world.huanqiu.com. [2022-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4).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