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卷36
卷三十五 ◄ |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 卷三十六 |
► 卷三十七 |
|
西安府志卷第三十六
人物志〈儒林 文苑〉
儒林
汉
田何高士传字子庄齐人孔子授易五传至何汉兴何以
齐诸田徙杜陵号曰杜田生以易受弟子东武王同子仲
洛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等皆显当世惠帝时何年老家
贫守道不仕帝亲幸其庐以受业终为易者宗
施雠汉书字长卿沛人从田王孙受易后徙长陵田王孙
为博士复从卒业与孟喜梁邱贺并为门人及梁邱贺为
少府事多廼遣子临分将门人张禹等从雠问于是贺荐
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诏拜为博士甘露中与五
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
惠庄西京杂记长安儒生闻朱云折五鹿充宗之角乃叹
息曰栗犊反能尔耶吾终耻溺死沟中裹粮从云云与言
庄不能对逡巡而去谓人曰吾口不能剧谈而此中多有
韦贤汉书字长孺邹人质朴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
教授征为博士给事中进授昭帝诗迁光禄大夫詹事至
大鸿胪宣帝即位以先帝师甚见尊重夲始三年代蔡义
为丞相封扶阳侯为相五岁以老病乞骸骨赐第一区丞
相致仕自贤始薨谥节侯少子元成字少翁以明经擢谏
大夫迁大河都尉初元成兄宏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
陵邑烦剧多罪过及贤病笃宏竟坐宗庙事系狱室家问
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言门下生与宗家矫贤令以元成
为后元成知非贤雅意即阳病狂征至长安不得已受爵
宣帝以为河南太守初帝宠淮阳宪王欲以为嗣久之欲
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召拜元成为淮阳中尉诏与萧
望之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条奏其对永光中
代于定国为丞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
建昭三年薨谥共侯初贤以昭帝时徙平陵元成别徙杜
陵死归葬父墓儒林传韦贤治诗事博士大江公及许生
又治礼传子元成元成及兄子赏以诗授哀帝至大司马
车骑将军由是鲁诗有韦氏学
张山拊汉书字长宾平陵人事小夏侯建为博士论石渠
至少府授同县李寻郑宽中少君山阳张无故子儒信都
秦恭延君陈留假仓子骄由是小夏侯有郑张秦假李氏
之学
郑宽中汉书平陵人以博士授太子成帝即位赐爵关内
侯食邑八百戸迁光禄大夫领尚书事会疾卒谷永上疏
曰郑宽中有颜子之美质包商偃之文学总五经之妙论
直师傅之显位卒然早终宜加葬礼赐之令谥
士孙张册府元龟字仲方平陵人受易于五鹿充宗为博
士官至给事中家世传业
郭威西京杂记字文伟茂陵人谓尔雅周公所制而尔雅
有张仲孝友张仲宣王时人非周公之制明矣尝以问扬
子云子云曰孔子门徒游夏之俦所记以解释六艺者也
家君以外戚传称史佚教其子以尔雅尔雅小学也又记
言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旧云周公所记张仲孝友之类
后人所足耳
苏竟后汉书字伯况平陵人平帝时以明易为博土讲书
祭酒善图纬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时拜代郡中尉时匈奴
扰乱北边竟终完辑一郡光武即位就拜代郡太守建武
五年诣京师拜侍中以病免初延岑䕶军邓仲况拥兵据
南阳阴县为宼刘歆兄子龚为其谋主竟时在南阳与龚
书晓之仲况与龚遂降龚字孟公长安人善议论扶风马
援班彪并器重之竟终不伐其功潜乐道术作记诲篇及
文章传于世年七十卒
许商汉书长安人善为算著五行论历四至九卿号其门
人沛唐林子高为德行平陵吴章伟君为言语重泉王吉
少音为政事齐炔钦幼卿为文学王莽时林吉为九卿自
表上师家大夫博士郞吏为许氏学者各从门人会车数
百两儒者荣之钦章皆为博士徒众尤盛
杜林后汉书字伯山茂陵人博洽多闻初为吏王莽败盗
起林与弟成俱客河西隗嚣以为侍书林虽拘于嚣而终
不屈节弟成物故林持丧东归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杨贤
于陇坻遮杀之贤见林身推鹿车载致弟丧乃叹曰我虽
小人何忍杀义士因亡去光武徴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
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为光禄勋内奉宿卫外总三署
周密敬慎𨕖举称平群臣上言宜增科禁林奏曰人情挫
辱则义节之风损法防烦多则苟免之行兴臣愚以为宜
如旧制帝从之顷之代朱浮为大司空明年薨帝亲自送
葬除子乔为郞东观记林从张竦受学于西州得漆书古
文尚书卫宏徐巡皆受林学出示宏曰林流离兵乱常恐
此经将绝何意卫子徐生复能传之古文虽不合时务然
礼失求之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愿诸生无悔所学古文
遂传于世
贾逵后汉书字景伯平陵人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
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煇学毛诗于谢曼卿作
左氏条例逵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兼通五家榖梁之
说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闲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
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性恺悌多智思倜傥有大节
尤明左氏传国语为之解诂上疏献之显宗重其书写藏
秘馆时有神雀集宫殿官府帝召逵问之对曰昔武王终
父之业鸾𬸦在岐宣帝威怀戎狄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征
也帝敕兰台给笔札使作神雀颂拜为郞肃宗立降意儒
术好古文尚书左氏传召逵入讲善其说使发出左氏传
大义长于二传者逵条奏曰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
于权变帝嘉之令逵自𨕖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教以左
氏和帝即位以逵为侍中领骑都尉内备帏幄兼领秘书
近署甚见信用逵所著经传义诂及论难百馀万言学者
宗之
赵岐后汉书字邠卿长陵人少明经有才艺仕州郡以廉
直疾恶见惮永兴二年辟司空掾议二千石得去官为亲
行服后为大将军梁冀所辟为陈损益求贤之策冀不纳
举理剧为皮氏长会河东太守刘祐去郡而中常侍左悺
兄胜代之岐耻疾宦官即日西归中常侍唐衡兄玹为京
兆虎牙都尉岐数为贬议玹深毒恨延熹元年玹为京兆
尹岐惧祸及逃难四方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后诸唐
灭乃岀擢拜并州刺史岐欲奏守边之策未及上会坐党
事免因撰次为御宼论中平元年征拜议郎迁太仆卿李
傕专政使太傅马日䃅抚慰天下以岐为副行至洛阳日
䃅表别遣岐宣扬国命时袁绍曹操与公孙瓒争冀州绍
及操闻岐至皆自将兵数百里奉迎岐深陈天子恩德又
移书瓒为言利害各引兵去兴平元年诏书征岐会帝当
还洛阳先遣卫将军董承修理宫室承表遣岐使荆州岐
至刘表即遣兵助修宫室军资委输前后不绝于是拜岐
为太常建安六年卒著孟子章句三辅决录传于时续文
献通考孟子得立为博士实自岐始魏志荀彧传注严𧰼
字文则京兆人少聪博有胆智为扬州刺史同郡赵岐作
三辅决录恐时人不尽其意故隐其书唯以示𧰼
杨政后汉书字子行京兆人少从范升受梁邱易京师语
曰说经铿铿杨子行教授数百人范升尝为出妇所吿系
狱政乃肉袒以箭贯耳抱升子伏道旁候车驾持章叩头
曰范升一子今适三岁孤孑可哀武骑虎贲举弓射之不
肯去旄头又以㦸义政伤胸犹不退泣请感帝诏岀升政
由是显名为人不拘小节果敢自矜时帝婿梁松皇后弟
阴就皆请与交友政每言论切磋恳至不为屈挠建初中
官至左中郞将
鲁丕后汉书字叔陵恭弟平陵人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
教授建初元年举贤良方正除议郎迁新野令期年州课
第一擢拜青州刺史元和元年拜赵相就学者常百馀人
关东号曰五经复兴鲁叔陵永元二年迁东郡太守丕在
二郡为人修通灌漑百姓殷富数荐达幽隐名士明年拜
陈留太守十三年迁侍中免永初二年诏公卿举儒术笃
学者大将军邓隲举丕复为侍中左中郎将再为三老七
十五卒于官
挚恂高士传字季 伯陵十二世孙明礼易遂治五经博
通百家又善属文词论清美扶风马融沛国桓𬴊等自远
方至者十馀人既通古今而性复温敏不耻下问学者宗
之隐于南山之阴永和中博求名儒公卿荐恂行侔颜闵
学拟仲舒文参长卿才同贾谊由是公车征之不诣大将
军窦武举贤良不就以寿终
宋登后汉书字叔阳长安人父由为太尉登少傅欧阳尚
书教授数千人为汝阴令政为明能号称神父迁赵相入
为尚书仆射顺帝以登明识礼乐使持节临太学奏定典
律转拜侍中数上封事抑退权臣由是岀为颍川太守市
无二价道不拾遗病免卒于家汝阴人配社祠之
三国
吉茂三国志常陵传注字叔畅池阳人好书不耻恶衣食
而耻一物不知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
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转
为武德侯庶子后又为武陵太守不之官转鄼相以国省
拜议郞黄初中病亡茂修行冬则被裘夏则短褐行则步
涉食则茨藿臣役妻子室如悬磬虽不以此高人亦心疾
不义而富且贵者
董遇魏略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
季中依将军段煨釆梠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
兄笑之而遇不攺建安初王纲小设郡举孝廉稍迁黄门
侍郞旦夕侍讲为天子所爱信转为冗散常侍黄初中出
为郡守明帝时入为侍中大司农病亡初遇善治老子左
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皆教而云读书
百遍而义自见又言为学当以三馀谓冬者岁之馀夜者
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也世说遇子绥位至秘书监亦有
才学
隗禧三国志王肃传注字子牙京兆人世单家少好学初
平中客荆州担负经书𣶶梠暇则诵习之太祖定荆州诏
署军谋掾黄初中为谯王郞中病还拜为郞中年八十馀
以老处家就学者甚多禧既明经又善星官常仰观天文
叹息谓鱼豢曰天下兵戈尚有未息如之何豢尝问左氏
传禧答曰欲知幽微莫若易人伦之纪莫若礼多识山川
草木之名莫若诗左氏直相斫书耳不足精意也豢因从
问诗禧说齐韩鲁毛四家义又𢰅作诸经解数十万言未
及缮写而聋后病亡
北魏
梁祚魏书泥阳人父邵为济阳太守祚笃志好学历治诸
经尤善公羊春秋郑氏易常以教授有儒者风与幽州别
驾平恒有旧侨居于蓟积十馀年虽羁旅穷窘而著述不
倦辟秘书中散稍迁秘书令后岀为统万司马征为散令
𢰅并陈寿三国志名曰国统又作代都赋颇行于世清贫
守素不交势贵年八十七卒子元有父风少子重相州镇
北府参军事
唐
颜师古唐书字籕其先临沂人祖之推自高齐入周终隋
黄门郞遂居关中为万年人父思鲁以儒学显武德初为
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少博览精故训学仁寿中李纲荐
之授安养尉高祖入关授朝散大夫累迁中书舍人耑典
机密诏令一出其手太宗即位拜中书侍郞封琅琊县男
帝尝叹五经传习䆮讹诏师古于秘书省考定多所厘正
俄拜秘书少监专刊正事古篇奇字世所惑者讨析申熟
必畅本原与撰五礼成进爵为子又为太子承乾注汉书
迁秘书监宏文馆学士从征辽道病卒谥曰戴弟相时字
睿亦以学闻贞观中累迁谏议大夫有争臣风转礼部侍
郞师古死不胜哀而卒师古叔游秦武德初累迁廉州刺
史时刘黑闼初平人多强暴游秦至礼让大行终郓州刺
史𧩿汉书决疑
萧德言唐书字文行系出兰陵陈亡徙关中贞观时历著
作郞宏文馆学士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徴虞世南禇
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曰使
我稽古临事而不惑者公等力也德言晚节学愈苦开经
辄祓濯束带危坐诏以经授晋王王为太子又兼侍读请
致仕不许进秘书少监久乃得谢高宗立遣通事舍人即
家致问乘舆至肃章门引见礼遇隆重卒谥曰博
韦叔夏唐书安石兄通礼家学叔父太子詹事琨尝曰尔
能继汉丞相业矣擢明经第历太常博士高宗崩恤礼亡
缺叔夏与中书舍人贾大隐博士裴守真𢰅定其制擢春
官员外郎武后拜洛享明堂凡所沿攺皆叔夏等裁讨累
迁成均司业后又诏五礼仪物司礼博士有所修革须叔
夏等评处然后以闻进位春官侍郞中宗复位转太常少
卿为建立庙社使进银青光禄大夫累封沛郡公卒谥又
子縚开元时历集贤修𢰅迁太常初帝诏岁率公卿迎气
东郊至三时常以孟月读时令于正寝二十六年诏縚奏
月令一篇朔日于宣政侧设榻东向置案縚坐读之诸司
官长悉升殿坐听高宗上元三年将祫享议者以礼纬三
年祫五年禘公羊家五年再殷祭二家舛互诸儒莫决太
学博士史元议禘后三年而祫又二年而禘议遂定后至
开元二十七年禘祭五祫祭七縚奏四月已禘孟冬又祫
祀礼丛数请以夏禘为大祭之源自是相循五年再祭后
终太子少师
啖助唐书字叔佐赵州人后徙关中淹该经术天宝末调
临海尉丹阳主簿善为春秋考三家短长缝绽漏阙号集
传复摄其纲条为例统门人赵匡陆质其高弟也助卒质
与其子异录助所为春秋集注总例请匡损益质纂会之
号纂例
韦彤唐书京兆人名治礼德宗时为太常博士先是天宝
中诏尚食朔望进食太庙天子使中人侍祠有司不与也
贞元十二年帝诏朔望食𢌿宗正太常合供彤与裴堪议
曰礼宗庙朔望不祭寝园则有之王者弗敢以孝思之极
而溢礼弗敢以肴品之多而賸味愿罢天宝所增奉寝园
以珍奉宗庙以礼后帝以是礼先帝所定卒不废
韦公肃唐书隋观城公约七世孙万年人元和初为太常
博士兼修𧩿宪宗耕籍诏公肃草具仪典太子太傅判太
常卿事郑馀庆言庙有二祖妣疑于祔祭请诸有司公肃
议古诸侯一娶九女故庙无二嫡自秦以来有再娶前娶
后继皆嫡也两祔无嫌诸儒不能异初睿宗祥月太常奏
朔望弛朝尚食进蔬具止乐后遂为常公肃上言礼忌日
不乐而无忌月王者不以私怀逾礼故禫礼徙月乐渐去
其情也不容追远而立礼反重今太常虽郊庙乐且停习
是谓反重以慢神也有司禁中外作乐是无故而彻也愿
依经谊裁正其违制可以寿卒
韦表微唐书字子明万年人擢进士第为翰林学士时李
绅忤宰相贬端州厐严蒋防皆谪去学士缺人争荐丞相
所善者表微独荐韦处厚人服其公进知制诰后与处厚
议增𨕖学士复荐路隋处厚以诸父事表微因曰隋位崇
入且翁右奈何答曰𨕖德进贤初不计私也文宗立进戸
部侍郞开志沼叛诏李听率师讨之天子忧无成功表微
曰以听军势不十五日必破贼及捷书上止浃日以病痼
罢学士卒始被病医药不能具所居堂寝隘陋既没吊客
咨嗟笃故旧虽庸下语笑无闲尢好春秋病诸儒是非纷
然著三传总例又以学者薄师道不如声乐贱工能尊其
师著九经师授谱
柳璞唐书字韬玉华原人学不营仕著春秋三氏异同义
又述天祚长历断自汉武帝纪元为编年以大政大祥异
侵叛战伐随著之闰位者附见其左常谓杜征南春秋后
序述纪里历为得实自馀史家皆差终著作郎
宋
张载宋史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欲结客取洮西之地
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
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
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一夕
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二程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
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
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举进士为祁州司法
参军云岩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毎月吉具酒食名乡
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熙宁初
御史中丞吕公著言其有古学神宗名见问治道对曰为
政不法三代终苟道也帝以为崇文院校书他日见王安
石问以新政载曰公与人为善则人以善归公如教玉人
琢玉则宜有不受命者矣明州苗振狱起往治之还朝即
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𥳑编俯而读仰而
思有得则识之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吿以知礼成性
变化气质之道为学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
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
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黜怪妄辨鬼神其家
昏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
发敛学校之法皆欲举而措诸事业会秦凤帅吕大防荐
其学宜还其旧职以备谘访乃诏同知太常礼院与有司
议礼不合复以疾归中道沐浴更衣而卒贫无以敛门人
共买棺奉其丧还翰林学士许将等乞加赠恤诏赐馆职
半赙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为横渠先生淳
祐元年封郿伯崇祀孔子庙廷弟戬字天祺起进士知金
堂县养老恤穷召父老使督教子弟民有小善皆籍纪之
月吉召老者饮劳使其子孙侍劝以孝弟民化其德所至
讼狱日少熙宁初为监察御史累章论王安石乱法乞罢
条例司及追还常平使者劾曾公亮陈升之赵抃依违不
能救正韩绛左右徇纵与为死党李定以邪谄窃台谏且
安石擅国辅以绛之诡随台臣又用定辈继续而来芽蘖
渐盛吕惠卿刻薄辩给假经术以文奸言岂宜劝讲君侧
书数十上又诣中书争之安石举扇掩面而笑戬曰戬之
狂直宜为公笑但天下笑公者不少矣遂称病待罪出知
公安县徙监司竹监至举家不食笋常爱用一卒其卒盗
笋箨治之无少贷罪己正待之复如初卒于官
吕大钧宋史字和叔大防弟蓝田人中乙科调秦州司理
参军攺知三原县请代父蕡入蜀移巴西县蕡致仕大钧
亦移疾不行丁外艰家居讲道数年起为诸王宫教授攺
宣义郞会伐西夏鄜延转运使檄为从事既出塞转运使
李稷馈饷不继欲还安定取粮使大钧请于种谔谔曰吾
受命将兵安知粮道万一不继召稷来与一剑耳大钧性
刚直曰朝廷岀师去塞未远遂斩转运使无君父乎谔意
折始许稷还未几道得疾卒年五十二大钧从张载学居
父丧衰麻葬祭一本于礼后乃行于冠昏膳饮庆吊之闲
关中化之尤喜讲明井田兵制谓治道必自此始虽皆本
于载能自信力行载每叹其勇为不可及弟大临字与叔
学于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在程门号四先生通六经
尤 于礼每欲掇习三代遗文旧制令可行不为空言以
拂世骇俗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范祖禹荐
其好学修身如古人可备劝学未及用而卒
金
杨天德关学编字君美高陵人肄业太学登进士第释褐
补聊城丞累迁转运司度支判官京城不守流寓宋鲁闲
十年而归自读书至晩岁风节矫矫始终不少变晩读大
学解沿及伊洛诸书常语人曰吾少时精力夺于课试殊
不省有此今而后知吾道之传为有在也理没篆刻中几
不复见天日目昏不能视书使其子讲诵朝夕听之以是
自乐及有疾歌咏不衰曰吾晚年幸闻道死无恨矣卒年
七十九
元
萧𣂏元史字维斗奉元人性至孝岀为府史上官语不合
即引退读书南山者三十年博极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
数靡不研究世祖分藩在秦辟𣂏侍秦邸𣂏以疾辞授陕
西儒学提举不赴后累授国子司业攺集贤侍读学士皆
不赴大德十一年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入觐东宫
书酒诰为献以朝廷时尚酒故也寻以病去职卒谥贞敏
𣂏制行甚高真履实践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
深言近指远以洙泗为本濂洛考亭为据关辅之士翕然
宗之
同恕元史字宽甫奉元人安静端凝羁丱时日记数千言
年十三以书经魁乡校至元闲三召不起陕西行台御史
赵世延请奉元置鲁斋书院中书奏恕领教事延祐六年
以奉议大夫太子左赞善召入见东宫赐酒慰问继而献
书历陈古谊尽开悟涵飬之道明年春英宗继统以疾归
恕之学由程朱上溯孔孟务浃洽事理以利于行教人曲
为开导使得趋向之正性整洁平居虽大暑不去冠带母
张夫人卒事异母如事所生父丧哀毁致目疾时祀斋肃
详至尝曰养生有不备事犹可复追远有不诚是诬神也
可逭罪乎恕家居十三年搢绅望之如景星麟凤乡里称
为先生而不姓至顺二年卒年七十八制赠翰林直学士
谥文贞所著有榘庵集
第五居仁关学编泾阳人元史同恕传字士安幼师萧𣂏
弱冠从同恕受学博通经史躬率子弟致力农畞尝行田
闲遇有窃其桑者居仁辄避之乡里高其行义率多化服
游其门者学明行修卒门人私谥静安先生
韩择元史萧𣂏传字从善奉元人天资超异信道不惑其
教学者虽中岁以后亦必使自小学等书始常曰人不知
学白首童心且童蒙所当知而皓首不知可乎尤 礼学
有质问者口讲指画无倦容士大夫游宦过秦中必往见
择莫不虚往实归世祖诏赴京疾不果行卒门人为服缌
麻者百馀人
侯均元史萧𣂏传字伯仁奉元人父母早亡独与继母卖
薪以给积学四十年群经百氏必熟诵乃已尝言人读书
不至千遍终于已无益故其答诸生所问穷索极深如取
箧笥关中学者宗之荐起为太常博士后上书忤时相意
不待报可即归田里均貌魁梧而气刚正多严惮之及应
接之际则和易款洽虽方言古语人所未晓者莫不随问
而答世咸服其博闻
程𤦛关学编字君用泾阳人隐居不仕弱冠即以古学自
力讨论六籍寒暑未尝少辍三原李子敬创学古书院延
𤦛讲学其中从游者百馀人循循然乐道不倦学者称悦
古先生尝戒诸子曰人性本善习之易荒古圣贤皆以骄
惰为戒况凡民乎集家戒一卷以遗子孙
明
马尚宾苑洛集名贵以字行三原人光禄卿理祖也生而
颕敏祖母徐教之奉书昼夜读能尽识大意及长专意中
庸与时处士师敏相与研极永乐中诏求遗𨓜不就尚宾
用周易六壬皇极诸书占事知来皆奇验说者谓当与君
平尧夫并传云雍大记子江字文渊博学好古事亲中礼
隐居教授吕柟谓其得君子之道有九焉
宋玉通志字廷珍长安人自幼好学人号宋五经正统三
年乡举任双流训导以贤能行取赴部时王振当权玉独
不为礼授沈府教授沈王敬之动静言语必禀而后行致
往归教授乡闾从游甚众
姚显雍大记字微之咸阳人正统甲子乡荐传业成均时
三上封章大略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言甚切直
大名著天下大兴龙寺者朝廷习仪之所外题额曰天下
第一丛林以显奏毁除擢言职不利已者黜之出宰齐东
民歌曰清似水明似镜齐东之人何其幸转武城民亦歌
曰先有子游后有姚公律己治人同一古风丁内外艰俱
庐墓侧以教乡社子弟寻升太仆丞卒显为人刚正制行
一以圣贤为法人与之接邪僻自为之消
李锦关学编字在中咸宁人九岁读书知大义后遇秦州
周廷芳得闻周程张朱为学之要遂弃词章专以主敬穷
理为事践履醇茂关中学者咸敬服之天顺壬午举于乡
游成均大司成邢让器之后邢坐事下狱锦倡六馆士伏
阙抗章明其无罪名重京师锦解经平正通达不为凿说
且善诱后学谆谆忘倦仕松江府同知卒于官贫不能为
棺殓其僚友赙之始克归云
薛敬之关学编字显思渭南人十一岁解属文言动必则
先贤以积廪贡太学二尊人相继殁徒跣奔葬风雪不避
后遂病足值冬月辄发母嗜韭母殁终身不忍食韭成化
丙午𨕖山西应州知州首劝民耕稼纺绩时当东作巡察
田野民艰于耕种者赉以牛种又务积蔬粟不三四岁粟
至四万馀石干蔬数万馀斤寻当饥馑应民免于死亡既
窜而复归者三百馀家南山有虎患为文祭之旬日闲虎
死于壑已酉春萧家寨北平地暴水涌出一寨几至渰没
亦为文祭吿水即下泄声如雷鸣民免于溺尤重学政数
至学舍为诸生言孔孟之旨由是应人知身心性命之学
奏课第一陞金华府同知居二年致仕卒敬之嗜道若饴
老而弥笃有所得即以札记所著思录野录诸书其言多
有补于名教
吕柟关学编字仲木高陵人少授尚书于邑人孙昂有志
圣贤之学大参熊公李公延教其子馆于开元寺闻父疾
徒步归二公以夫马追送不及父愈构云槐精舍聚徒讲
学宏治辛酉举于乡明年游成均与诸同志讲学宝卭寺
正德戊辰廷对第一授修𢰅时阉瑾窃政以枌榆故致贺
柟却之会西夏构乱疏请上御经筵亲政事不报乃引去
瑾败荐起旧职上疏劝学上嘉纳未几干清宫灾应诏言
六事不报复引疾去父病侍汤药昼夜衣不解带履恒无
声一年须发为白及卒哀毁逾礼既葬庐墓侧旦夕焚香
号泣释服复讲学东林书屋镇守阉寥素张甚戒使者过
高陵勿扰曰有吕公在也世庙即位诏起原官上御经筵
柟进讲值淳皇后忌辰口奏宜存黪服礼罢赐酒馔朝论
韪之甲申复以十三事上言过切直谪判解州既至解以
作士变俗为任会守缺柟摄事善政犁然建解梁书院𨕖
俊秀者歌诗习小学朔望令耆德者讲会典行乡约廉孝
悌节义者表其庐求子夏后教之学政举化行俗用丕变
转南吏部郎迁国子祭酒以师道自任取仪礼诸篇令按
图习之登降俯仰钟鼓管籥有古辟雍之风晋南礼部右
侍郞署南吏曹掾疏荐何塘穆孔晖徐阶唐顺之等二十
人入贺会庙灾自陈遂致仕归卒之日高陵人为罢市四
方门人闻者皆为位而哭谥文简学翼柟在南都八年四
方士环趋讲下是时海内讲学者各守一先生言柟独集
取周程张朱语为四子抄释令学者身体力行曰必如是
乃为吾实学无他法门也
马理丰川集字伯循三原人宏治十一年以春秋魁乡试
游太学与吕柟崔铣切劘文章德义正德九年登进士授
稽勋主事攺文𨕖与郎中不合引疾归居三年复任与黄
巩谏南巡被杖未几送母还乡设教嵯峨精舍寻起考功
郞中力持公论历迁光禄卿生平学准程朱以主敬穷理
为主四方学徒转相授受自缙绅士子以至田夫野叟无
不欣慕四夷亦闻其名安南贡使至问部郎黄清曰远闻
马道学名所愿一见今何不在仕列高丽使至亦闻马主
事为圣朝第一人宜加厚遇乞颁赐所为文使国人矜式
卒年八十馀谥忠献
昝如心万姓统谱字子推三原人性颕悟厌科举之学尝
衣冠危坐整心饬身言动应酬悉遵道义年二十九卒
吕潜关学编字时见泾阳人师事吕柟言动率以为法嘉
靖丙午荐乡书卒业成均先是母柏病于京潜扶病西归
病革以潜且壮命之娶潜娶而不婚日夜苫处丧次服除
乃婚尝与郭郛讲学谷中洞口四方从学者甚众辟授国
子学正时马文庄公为祭酒郛为助教议以吕柟所布学
约力举行之调工部司务卒年六十二时从柟学者又有
张节李挺节字介夫泾阳人父幡官通州同知节随父之
任从湛若水游京师湛教以随处体认天理父幡致仕节
归受学于柟不妄交游独与吕潜郭郛相切劘日坐南园
草屋读书穷理涵养本源恶衣粝食淡如也挺字正立咸
宁人西安郡学生性孤直不随时𫖯仰尝自诵曰生须肩
大事还用读春秋柟殁又讲学于马理往来三原道中以
盗死人皆惜之
郭郛关学编字惟藩泾阳人父母相继逝居丧竭力尽瘁
家计窘甚而处之裕如朝夕攻苦潜心性命之学或有以
千金求居闻者峻拒不纳嘉靖戊午举于乡𨕖河南获嘉
学谕与诸生讲学课艺多所造就擢国子助教迁戸部主
事榷税九江剔毙除奸商旅胥悦岀守马湖未三载投牒
归田读书讲学外他无所事卒年八十八门人私谥贞懿
先生
王之士贾志字欲立蓝田人嘉靖戊午举人潜心理学为
养心图定气说书座右闭关不出者九年行已必恭与人
必敬立乡约为十二会赴会者百馀人设科劝纠身先不
倦诸洒扫应对冠㛰丧祭礼久废每率诸宗族子弟敦行
之己卯如京与诸同志讲学崇正辟邪力肩斯道生平著
述皆根理窟一时学者翕然宗之
冯从吾二曲集字仲好长安人甫髫龄即深契王文成人
心有仲尼句举进士由庶常攺御史巡视中城有中贵投
刺者必峻却之时神宗临御久经筵几席尘封从吾疏请
朝讲且谓今当入觐之期万方毕集咸欲一睹清光而不
可得必相疑议不曰皇上困于曲糵而懽饮长夜必曰倦
于𥥆窕而晏眠终日虽近颁敕谕谓圣体违和不知钟鼓
于宫声闻于外天下人心岂可尽诬望皇上勿以天变为
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之晏安为可恃勿
以将来之离乱为勿虞上怒欲杖之以长秋节获免又疏
逐相门狎客胡汝宁岀督芦盐忤要人削籍不出门九年
燕寝三楹竟日危坐惟问学者至一穉子肃而入坐久碾
来牟翦葵韭为供更端问难亹亹忘倦天启即位与邹元
标同赴召适京师戒严朝官争遣其孥从吾独尽室以行
无何广宁陷经抚携手入关从吾谓国家无事士大夫不
知节义唤起亲上死长之心非讲学不可因与元标倡立
首善书院集同志相切劘群小侧目于是兵科朱童蒙疏
劾建坛讲学之非从吾疏乞休予告回籍继而起从吾总
留台不赴即家拜工部尚书疏辞奄祸益烈寻遭削夺会
秦抚亦奄党借从吾以𡡾奄日以窘迫为事毁书院掷夫
子𧰼于城隅从吾痛切剥肤吁嗟趺坐二百日不就寝饮
恨而卒崇祯攺元赠宫保谥恭定
按关学自横渠二张蓝田诸吕而后明代最盛其有闻
望素著德业未详者洪武时有蓝田李恒宣德时有三
原雒守一宏治时有高陵孙昻成化时有长安吉人万
历时有长安宋学三原杨春芳盩厔杨楠崇祯时有长
安杨复亨附识于此
本朝
李颙通志字中孚盩厔人父可从崇祯十四年从总督汪
乔年岀关征闯贼败于襄城陷阵死颙时年十五母子㷀
㷀日不再食既长力学尤笃信濂洛关闽诸书性纯孝事
母色养及殁哀毁几绝葬祭如礼服阕访父遗骸于襄城
不获为位痛哭招魂而归康熙十二年总督鄂善修复关
中书院邀颙主席人称二曲先生督抚荐剡交上先后奉
旨特徴以疾辞康熙四十二年冬
翠华西幸
召见时颙已衰老遣子慎言诣行在陈情复进呈所著二曲集反
身录
赐御书操志高洁以奖之年七十有九卒颙门人罗魁咸宁人笃
志力学得知行合一之旨
文苑
汉
司马谈汉书秦人为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
习道论于黄子仕于建元元封之闲愍学者不达其意而
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指子曰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十
岁诵古文二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仕为郎中奉使西
征巴蜀以南略卬筰昆明还报命太史公卒迁为太史令
抽石室金鐀之书述陶唐以来至于麟趾著十二本纪十
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成一家言迁死
后其书稍岀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
布焉至王莽时求迁后封为史通子
冯商汉书张汤传赞注如淳曰长安人成帝时以能属书
待诏金马门受诏续太史公书十馀篇师古曰阳陵人治
易事五鹿充宗能属文博通彊记与孟柳俱待诏颇序列
传未卒会病死
庆虬之西京杂记长安人善赋尝为清思赋时人不之贵
也托以相如所作遂大见重于世
班斿汉书叙传况子长安人幼博学有俊材左将军史丹
举贤良方正以对策为议郞迁中郎将与刘向校秘书毎
奏事斿以𨕖受诏进读群书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早
卒有子曰嗣显名当世嗣虽修儒学然贵老严之术桓生
欲借其书嗣报曰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
洎归之自然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邱
则天下不易其乐不絓圣人之罔不齅骄君之饵今吾子
已贯仁谊之羁绊系名声之缰锁伏周孔之轨躅驰颜闵
之极挚既系挛于世教矣何用大道为自炫曜昔有学步
于邯郸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恐似此类故不进嗣之行已持论如此
张禹汉书字子文轵人父徙家莲勺禹从沛郡施雠受易
琅玡王阳胶东庸生问论语举为郡文学甘露中诸儒荐
禹诏萧望之问禹诗易及论语大义望之奏禹经学精习
有师法可试事试为博士初元中立皇太子诏令禹授大
子论语岀为东平内史成帝即位赐爵关内侯拜给事中
以老病乞骸骨罢就第禹为人谨厚内殖货财虽家居以
特进为天子师国家每有大政必与定议永始元延闲日
蚀地震尤数吏民上书言王氏专政所致上亲问禹禹曰
灾变之意深远难见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上由
此不疑王氏建平二年薨谥节侯长子宏官太常三弟皆
为校尉散骑诸曹初禹为师以上难数对已问经为论语
章句献之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
张氏馀家寝微
谷永汉书字子云长安人父吉为卫司马使送郅支单于
侍子为郅支所杀永博学经书御史大夫繁延寿举为太
常丞建始三年冬日食地震同日俱发诏举方正直言极
谏之士太常举永为上第擢光禄大夫元延元年为北地
太守时灾异尤数永对奏天子感其言永于经书汎为疏
达与杜钦杜邺略等不能洽浃如刘向父子及扬雄也其
于天官京氏易最密故善言灾异前后所上四十馀事专
攻上身与后宫而巳党于王氏上亦知之不甚亲信也永
所居任职征入为大司农卒于家
杜邺汉书字子夏本繁阳人武帝时徒茂陵少孤母张敞
女邺从敞子吉学问得其家书以孝廉为郞与车骑将军
王音善邺见音前与平阿侯谭有隙说音与成都侯商亲
密二人皆重邺后以病去郞元寿元年正月朔日食诏举
方正直言扶阳侯韦育举邺方正邺对未拜病卒初邺从
张吉学吉子竦又幼孤从邺学问尤长小学邺子林清静
好古有雅材建武中历位至大司空其正文字过于邺竦
故世言小学者由杜公
冯衍后汉书字敬通杜陵人幼有奇才九岁能诵诗二十
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荐之衍不肯仕天下兵起莽遣将
军廉丹讨山东丹辟衍为掾丹战死衍亡命山东更始遣
鲍永安集河北衍说永以镇太原抚上党永以衍为立汉
将军捍卫并土世祖即位遣使者招衍衍不肯降后审知
更始巳殁乃罢兵降于河内帝怨衍不时至遂黜为曲阳
令斩剧贼郭胜等论功当封以谗故赏不行卫尉阴兴新
阳侯阴就深与之交结寻为司隶从事帝惩外戚宾客以
法绳之衍由此得罪西归作显志赋自厉居贫年老卒于
家所著赋诔铭说问交德诰慎情书记说自序官录说策
凡五十篇
杜笃后汉书字季雅杜陵人博学不修小节居美阳与美
阳令游数从请托不谐颇相恨令怨收笃送京师会大司
马吴汉薨光武诏诸儒诔之笃于狱中为诔辞最高帝美
之赐帛免刑笃以关中表里山河先帝旧京不宜攺营洛
邑乃上奏论都赋后仕郡文学掾以目疾二十馀年不窥
京师建初三年车骑将军马防击西羌请笃为从事中郎
战没于射姑山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
八篇又著明世论十五篇子硕豪侠以货殖闻
王隆汉书字文山云阳人王莽时以父任为郞后避难河
西为窦融左䕶军建武中为新汲令能文章所著诗赋铭
书凡二十六篇
田邑东观记莲勺人有大节涉学艺善属文为渔阳太守
道病徴还为谏议大夫
傅毅汉书字武中武陵人少博学永平中于平陵习章句
作廸志诗以显宗求贤不笃士多隐处故作七激以讽建
初中肃宗博诏文学之士以毅为兰台令史拜郞中与班
固贾逵共典校书毅追美孝明皇帝功德最盛而庙颂未
立乃依清庙作显宗颂十篇奏之由是文雅显于朝廷毅
早卒著诗赋诔颂祝文七激连珠凡二十八篇
马融后汉书字季长茂陵人美辞貌初京兆挚恂以儒术
教授融从其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
大将军邓隲召为舍人不应命客凉州式都汉阳界中会
羌虏飇起米谷涌贵关西道殣相望融饥困乃往应隲召
四年拜校书郞诣东观典校秘书邓太后临朝隲兄弟辅
政俗儒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融上广成颂以讽忤邓
氏十年不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怒令禁锢之安帝亲
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岀为河闲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
岱宗上东巡颂召拜郞中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阳嘉二
年诏举敦朴徴诣公车对䇿拜议郞大将军梁商表为从
事中郞转武都太守时西羌反叛融上疏乞自效朝廷不
能用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梁冀旨冀讽有
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髠徙朔方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
观著述以病去官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
千数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
传鲜有入其室者初融惩于邓氏不敢违忤势家颇为正
直所羞年八十八卒
苏顺后汉书字孝山霸陵人和安闲以才学见称好养生
术隐处求道晩乃仕拜郞中所著赋论诔哀辞杂文凡十
六篇
魏
杜宽杜氏新书字务叔理子杜陵人以名臣门戸少长京
师而笃志博学绝于世务显名当涂之士多交焉举孝廉
除郞中年四十二卒经传之义多草创未就惟删集礼记
及春秋左氏传解存于世
贾洪三国志王肃传字叔业新丰人好学有文才精于春
秋左传建安初仕郡举计掾应州辟时州中自参军以下
百馀人唯洪与冯翊严苞交通材学最高洪历守三县令
所在辄开除厩舍亲授诸生后马超反劫洪将诣华阴使
作露布司隶锺繇在东识其文曰此贾洪作也及超破走
太祖召洪署军谋掾犹以其前为超作露布文故不即叙
晩乃岀为阴泉长延康中为白马王相彪亦雅好文学常
师宗之
晋
挚虞晋书字仲洽长安人父模魏太仆虞少事皇甫谧才
学通博著述不倦举贤良策为上第拜中郞时吴宼新平
海内乂安上太康颂以美晋德以母忧解职久之召补尚
书郎元康中迁吴王友时荀𫖮𢰅新礼使虞讨论得失后
历秘书监卫尉卿从惠帝幸长安及东军来迎百官奔散
流离鄠杜之闲转入南山中拾橡实而食之后得还洛历
光禄勋太常卿里怀帝亲郊自元康以来不亲郊祀礼仪
废弛虞考正旧典法物粲然及京洛荒乱人饥相食虞素
清贫遂以馁卒𢰅文章志四卷注解三辅决录又𢰅古文
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
为世所重
韦元十六国春秋字祖思京兆人隐居飬志博涉经史尤
善属文姚兴备礼致之见兴不拜兴亦重其志操厚为之
礼刘裕辟为相国掾亦不就
韦𫍲晋书字宪道京兆人雅好儒学善著述综群言秘要
尝著伏林三千馀言演为典林二十三篇凡所作述皆深
博有才义
严观按𫍲载晋儒林传但考其生平始仕刘曜又仕石
勒又仕冉闵历仕三姓又不能容默自保卒杀身于凶
暴之手所谓名儒而行非者但所著述尚称博雅故仍
列入文苑传中
南齐
韦纂南史韦叡传叡兄杜陵人仕齐位司徒记室沈约尝
称于上曰恨陛下不与此人同时其学非臣辈也
梁
韦棱梁书韦叡传正弟杜陵人性恬素以书史为业博物
彊记当世之士咸就质疑位光禄卿著汉书续训三卷
北周
颜之仪北史字升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
赋常献梁元帝荆州颂辞致雅赡江陵平之仪遂例迁长
安周明帝以为麟趾学士武帝初建东宫盛𨕖师傅以之
仪为侍读太师宣帝即位进爵为公帝后刑政乖僻之仪
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宣帝崩刘昉郑铎等以隋
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拒而不从昉等草诏署讫逼之
仪署不可文帝后索符玺之仪曰此天子物宰相何故索
之文帝将戮之以其人望乃止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
州清浄夷夏悦之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隋
常得志北史京兆人隋秦王记室及王薨过故第为五言
诗辞理悲壮复为兄弟论义理可称
唐
姚思廉唐书陈吏部尚书察之子陈亡察自吴兴迁遂为
万年人思廉少受汉书于察尽传其业初察尝修梁陈二
史未就死以属思廉炀帝又诏修区㝢图志迁代王侍读
高祖定京师府僚皆奔亡独思廉侍王兵将升殿思廉厉
声曰唐公起义本安王室若等不宜无礼众却列阶下帝
义之听扶王至顺阳阁泣辞去观者叹曰仁者有勇谓此
人乎俄授秦王府文学时思廉在洛阳王遣使遗物三百
段致书曰景想节义故有是赠王即位攺著作郞宏文馆
学士诏𢰅梁陈书思廉采谢炅顾野王等诸家言推究综
括为梁陈二家史以卒父业加通直散骑常侍凡政事得
失许密以闻思廉亦展尽无所讳拜散骑常侍卒谥康
袁朗旧唐书长安人陈尚书左仆射枢之子陈亡徙关中
朗勤学好属文在陈释褐秘书监尝制千字诗当世以为
盛作陈后主召入禁中使为月赋又使为芝草嘉莲二颂
深见优赏武德初授齐王文学贞观初卒官太宗为之废
朝一日谓高士廉曰袁朗在任虽近然其性谨厚特使人
伤情因敕给其丧事有文集十四卷从父弟承序武德中
齐王元吉闻其名召为学士高宗在藩太宗𨕖学行之士
为僚属召守晋王友仍令侍读加授宏文馆学士卒
杜淹唐书杜如晦传字执礼如晦叔杜陵人材辩多闻有
美名秦王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尝侍宴赋
诗尤工及践祚召为御史大夫敕东宫仪典悉听淹裁订
俄检校礼部尚书参预朝政贞观二年卒谥襄子敬同官
鸿胪卿
令狐德棻唐书华原人博贯文史高祖入关引直大丞相
府记室武德初迁秘书丞是时乱后经籍亡散德棻请帝
购求遗书置吏补录不数年图典略备贞观三年诏𢰅定
五家史德棻次周史书成迁礼部侍郞兼修国史坐事免
会修晋史房元龄奏起之德棻为先进类例多所诹定除
秘书少监永𡽪初复为礼部侍郞宏文馆学士兼修国史
高宗尝问王霸孰先德棻曰王任德霸任刑又问禹汤桀
纣所以兴亡对曰传称禹汤罪已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
其亡也忽焉帝悦迁国子祭酒崇贤馆学士爵为公卒谥
宪峘德棻五世孙天宝末及进士第遇乱隐南山豹林谷
杨绾微时数从之游绾修国史荐峘拜右拾遗兼史职𢰅
元宗实录裒掇诏策备一朝之遗大历中迁司封郞中知
制诰兼史馆修𢰅建中初为礼部侍郎贞元五年贬卒初
受诏𢰅代宗实录未就会贬诏听在外成书元和中其子
太仆丞丕献之赠工部尚书
江融旧唐书魏元忠传盩厔人𢰅九州设险图备载古今
用兵成败之事
李适旧唐书万年人景龙中为中书舍人转工部侍郞睿
宗时天台道士司马承祯征至京师及还适赠诗叙其高
尚之致朝廷之士无不属和凡三百馀人徐彦伯编而叙
之谓之白云记寻卒适子季卿亦能文举博学宏辞肃宗
时为中书舍人代宗立进吏部侍郎河南江淮宣慰使号
振职大历中终右散骑常侍遗命以布车一乘葬季卿在
朝荐进才髦与人交有终始恢博君子也
苏晋唐书珦子蓝田人数岁知为文作八卦论举进士及
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为中书舍人元宗监国所下制命
多晋及贾曾稿定屡献谠言天子嘉允始晋与洛人张循
之仲之善循之上书忤武后见杀仲之神龙中谋去武三
思为宋之愻等所发死晋厚抚其子渐为营婚宦晋卒渐
丧之若诸父云
邓元挺旧唐书蓝田人善属文为顿邱令有善政累授中
书舍人性俊辩机捷过人出为沣州刺史以善政闻召拜
天官侍郞
祝琳唐书祝钦明传字叔良钦明父始平人少通经颇著
书终无极尉
韦述唐书宏机曾孙杜陵人家厨书二千卷述为儿时诵
忆略遍父景骏神龙中为肥乡令述从到官元行冲景骏
姑子也为时儒宗与述语前世事详谛如指掌使属文授
纸辄就行冲曰外家之宝也举进士时方少仪质陋侻考
功员外郞宋之问曰童子何业述曰性嗜书所𢰅唐春秋
三十篇恨未毕他惟命之问曰夲求茂才乃得迁固遂上
第述好谱学故于百氏源派为详𢰅开元谱二十篇张说
领集贤院荐述为直学士迁起居舍人先是诏修六典徐
坚构意岁馀未有所适述摹周六官各领其属事归于职
规制遂定初令狐德棻吴兢等撰武德以来国史皆不能
成述因二家参以后事遂分纪传又为例一篇文约事详
萧颕士以为谯周陈寿之流攺国子司业充集贤学士累
迁工部侍郞弟逌廸学业亦亚述述与逌对为学士与廸
并礼官搢绅高之
于休烈唐书于志宁传志宁曾孙高陵人机鉴融敏善文
章开元初第进士又擢制科迁比部郎中肃宗立迁太常
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时经大盗后史籍燔缺休烈献
五代论讨著旧章天子嘉之代宗立拜右散骑常侍兼修
国史累进工部尚书封东海郡公虽历清要性恭俭仁爱
无喜愠之容乐贤下善推毂士甚众老耽经籍卒年八十
一谥曰元二子益肃及休烈一时相继为翰林学士益天
宝初及进士第肃终给事中肃子敖字蹈中擢进士元和
初拜监察御史迁戸部侍郞出为宣歙观察使敖修谨家
世用文学进四子珪球瓌琮皆清显
于邵唐书万年人天宝末第进士以书判超绝补崇文校
书郞由比部郎中为道州刺史未行徙巴州会岁饥部獠
乱薄城下邵励兵拒战且遣使谕晓獠丐降邵儒服岀贼
见皆拜即引去授兵部郎中俄以谏议大夫知制诰进礼
部侍郎朝有大典册必出其手邵孝弟有行晩涂益修洁
樊泽始举贤良邵望见曰将相材也崔元翰举进士年五
十矣邵以其文擢异等曰后当司诏令已而皆然
窦叔向全唐诗话字遗直京兆人代宗时常衮为相用为
左拾遗内供奉岀为溧水令四子登第群以处士隐毘陵
韦夏卿荐之朝德宗擢为左拾遗代武元衡为中丞群与
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传于时
韦绶唐书韦贯之传贯之兄杜陵人举孝廉又贡进士后
擢明经德宗时以左补阙为翰林学士密政多所参逮以
母老自解职每请帝辄不悦出入八年性谨甚晩感心疾
罢还第九月九日帝为黄菊歌顾左右曰可示韦绶绶遽
奉和帝曰为文不已岂颐养耶敕自今无复尔终左散骑
常侍弟𫄸有精识为士林器许
韦𫖮唐书字周仁谔弟益之子万年人通阴阳𧰼纬博知
山川风俗论议典据以荫补千牛备身历御史补阙裴垍
韦贯之李绛崔群萧俛皆布衣旧继为相朝廷典章多所
资逮累迁御史中丞为戸部侍郞徙吏部卒所著易缊解
推演终始有深谊
杜牧唐书字牧之悰从弟万年人善属文第进士举贤良
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
度书记府擢监察御史拜殿中侍御史是时刘从谏守泽
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
廷措置亡术故作罪言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
外郎常兼史职复乞为湖州刺史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
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至从兄悰更历将相而
牧困踬不自振卒年五十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
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弟𫖮字胜之
举进士礼部侍郎贾𫗧曰得杜𫖮足敌百人李德裕奏为
浙西府宾佐德裕贵盛宾客无敢忤惟𫖮数谏正之及谪
袁州叹曰门下爱我皆如𫖮吾无今日太和末召直史馆
𫖮亦善属文与牧相上下
五代
李怿五代史京兆人少好学工文辞唐末举进士为秘书
省校书郎集贤校理天成中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累迁
尚书右承旨时右散骑常侍张文宝知贡举所放进士中
书有覆落者乃请下学士院作诗赋为贡举格命怿为之
怿曰予少举进士登科盖偶然耳后生可畏来者未可量
假令予复就礼部试未必不落第安能与英俊为准格闻
者多其知体迁刑部尚书分司洛阳卒
宋
李澣宋史李涛传字日新涛弟万年人幼聪敏慕王杨卢
骆为文章后唐长兴初吴越王钱镠卒诏兵部侍郎杨凝
式𢰅神道碑令澣代草凡万馀言文彩遒丽时辈称之晋
天福中召为翰林学士契丹入汴澣䧟塞北应历十二年
卒兄涛收澣文章编之为丁年集子承确主客即中承续
职方郎中
韩溥宋史长安人唐相休之裔孙少俊敏善属文周显德
初举进士开宝三年自静难军掌书记召为监察御史三
迁至库部员外郎再转司门郎中淳化二年病请辞职溥
博学善持论详练台阁故事多知唐朝氏族与人谈亹然
可听号为近世肉谱尤善笔札人多藏其尺牍弟泊亦进
士及第
杨砺宋史字汝砺鄠人曾祖守信唐山南西道节度使祖
知礼后唐均州刺史父仁俨永和令砺建隆中举进士甲
科父丧服除以禄不足养母闲居无仕进意开宝九年诣
阙献书授陇州防御推官真宗尹开封砺为推官拜给事
中判吏部未几召入翰林为学士咸平初拜枢密副使卒
真宗轸悼曰砺介直清苦方当任用遽此沦谢即冒雨临
其丧砺僦舍委巷中乘舆不能进步至其第嗟悯久之砺
为文无师法每诗一题或数十篇有文集二十卷子峤祠
部郎中峄太常博士峭太子中舍少子嵎至道初刊校真
宗储邸书籍赐进士岀身直史馆
宋湜宋史字持正长安人曾祖择牟平令祖赞万年令父
温故左𥙷阙弟温舒职方员外郎湜幼警悟早孤与兄泌
励志笃学事母以孝闻温舒典耀州湜侍行代作笺奏词
钦而丽温舒曰此儿真国器也太平兴国五年进士释褐
将作监丞咸平元年充枢密副使卒谥忠定湜风貌秀整
器识冲远好学美文词笔法遒媚人多传效喜引重后进
有名者又好趋人之急当世士流翕然宗仰之有文集二
十卷兄泌至起居郎直史馆温舒子沆州倅喜西京提点
刑狱
金
冯辰中州集字驾之临潼人贞祐三年进士九岁知作诗
元
唐 富平志富平人元进士博极群书抱负宏博学者宗
之称犀峰先生
第五昌言贾志富平人博通经书为奉元路儒学学正
董立雍大记字植夫以明经中经元隐居教授征拜翰林
修𢰅辅导储副迁司业以绩著累擢陕西行台侍御史卒
谥文定
明
赵璧贾志字子深醴泉人沉静好学综揽百家尤精于大
学章句洪武时辟夲学训导
刘顺贾志字孝夫富平人天资英慧少家贫灌园养母遇
方士授以易构文时以木画地代𥿄笔岁不给尝负米同
官山中值县尹索诸士子章莫应也乃授粲于顺授笔立
成尹奇之督学者列高等荐于乡为夏县知县
魏浩马志咸阳人隐居龙岩号龙岩先生博闻强识综贯
百家尤长于诗赋又同里李俨号渭滨散人性刚直嗜学
通经乡先生刘源授以大易图序遂明数学吉凶无不应
所著有击壤后尘十卷
王九思元麓堂文集字敬夫鄠人宏治丙辰进士李东阳
当国为清新流丽之诗和平畅逹之文九思亦学其体考
𨕖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及李夣阳起而倡古文辞九思一
洗旧习从之东阳以其文异已出为寿州同知至则与州
人士评说古文辞州人士翕然乐向九思闲美风流谈论
典雅下及艳曲小令皆工美极人情之致
张治道邱隅集字孟独长安人娴于诗赋议论如悬河而
性刚气豪尚奇节正德甲戌登进士授长垣令三年以治
行擢刑部主事与部僚薛蕙刘储秀胡侍并以诗名都下
号西翰林梦其母病乃上疏引疾归遂不复仕与王九思
康海纵论诗文遨游终南鄠杜闲遇山水胜处辄命酒歌
咏语及天人古今之际浩渺闳肆时人莫测也家居四十
年著述甚富
胡廷器三原志字含素三原人博览群籍旁及书画无不
精妙与同县梁尔升相友善尔升字君旭有元扈山房文
集行世
李兰咸宁志字幼滋咸宁人幼聪敏称神童举进士官戸
曹员外郎督通州粮储以谗归所著诗文乐府皆传于世
刘士龙贾志字甫化富平人万历癸卯解元博学善属文
隐居盘龙寺凡经史子籍悉手录评次几与身等南北宿
师大儒皆服其精治躬严谨与人交有汪洋万顷之度著
有上杨制台藿议宋书经济御宼策与诸游记香律月令
等集行世
南师仲贾志字子兴渭南人万历乙未进士善古文词读
中秘书已酉典试留都得人称盛拜南大宗伯师仲质素
癯腰不满围隔膜见腑脏而目精烱烁神气倍旺燃藜校
录夜分不倦所𢰅制词仿伊训虺诰不作近时体
张学道贾志字致卿长安人自称竹𨓜山人聪颖好学于
书无所不窥尢长于诗所著有绿云山房稿国华录
赵崡陇蜀馀闻字子函一字屏国盩厔人万历巳酉举人
家有傲山楼藏书万卷所居近周秦汉唐故都古金石名
书多在时跨一驴挂偏提拓工挟楮墨以从每遇片石阙
文必坐卧其下手剔苔藓椎拓装潢援据考证略仿欧阳
公赵明诚洪丞相三家名曰石墨镌华自谓穷三十年之
力多都元敬杨用修所未见也
周宇咸宁志西安左卫人嘉靖已酉举人官戸部主事精
识古文奇字善临池草书为世所重
来复漑堂集字阳伯三原人万历丙辰进士诗文敏捷为
人重气好客泛交道广起家戸部郎历官布政使兵备扬
州归田病卒阳伯性通慧诗文书画之外琴棋剑器百工
伎艺无不通晓有诗集十馀卷三原志来临字驭仲复弟
也博学宏才二难齐名以明经任屯留县陞蔚州守归里
有丛筀斋集三十卷
党忠富平志富平人以举人训磁州迁榆次谕淹贯六籍
尤长于诗下至法律靡不究心陞伊府审理
许杰贾志咸阳人学不师授自解孝经论语及史鉴诸书
尤长诗歌自成一家乡社子弟多所起发周贫恤孤尊贤
敬老有遗稿数卷传里中
本朝
韩诗通志字圣秋三原人崇祯己卯举人官至兵部郞学
问渊 诗文颕异寓居江南交游皆知名士尤矜尚气节
著有学古集明文西行世
张恂通志字穉恭泾阳人甫冠发先世所藏书键戸篝灯
读之又博综诗学稍暇辄仿法书名画崇祯癸未成进士
会逆闯踞关中恂遁迹壶山顺治二年以先世䇲鹾维扬
思整旧业遂南游刊上遍交吴越诸名士十二年补授中
书舍人
世祖稔其名命兼给事毫素尝有故人中𨻶者久之复来谒恂欢
然道故其人方三丧未葬子女㛰嫁俱未办恂立挥五百
金以赠人以是知其长者暮年所著有樵山堂诗西松馆
诗及雪鸿草诗文
孙尔思通志字睿生西安人顺治丙戌举于乡授凤翔教
谕尝摄邑篆剖疑决狱邑称神君性坦易世味泊如家居
临灞岸日徜徉山水闲有得即录置奚囊中久之成帙有
灞上集
温树珖通志字虞白三原人顺治丁亥进士授堂邑令甫
三月罢归家居事亲备极色养宁夏巡抚黄图安荐之树
珖以亲老辞不赴性好学尝取天文地志国典及河漕关
榷兵防刑法诸书精核条列之为用世具甲寅乙卯闲秦
中不靖树珖倡邑人修城浚壕集乡勇为守御逾年卒人
知其用之未竟也子德嘉康熙戊午举人读书有经世略
杜恒灿通志字苍舒三原人年十七补弟子员值宼乱家
中落尝走四方负米养亲乡试中副车遂入太学念老亲
家居食贫因策蹇南游先是恒灿居京师与中翰吴炜同
订观文大社以振兴古学为志及炜使关中过焦获复广
其社于邑中学古书院炜去恒灿主盟学者多宗之初梁
敏壮公镇崇明遣迎恒灿既至化凤以堤成岀猎恒灿陪
副乘即事作平洋沙十章化凤立命谱入铙歌持千金起
为寿欢声溢军中寻游楚滇复入吴久之归卒恒灿性好
客所居滨白渠南车骑冠盖恒辐辏每酒酣耳𤍠泼墨挥
毫无不厌所欲而去有春树草堂集弟焴传之
李念慈通志字劬庵泾阳人顺治戊戌进士初授推官攺
知县缘逋赋事罢归康熙十三年滇逆作乱大兵驻荆襄
念慈捧檄入楚以儹运有劳再补天门知县十七年举博
学宏词科复报罢遂绝意仕进好吟咏诗酒唱酬一时诸
名士皆倾倒著有谷口集
张调爕通志字元宰咸阳岁贡生嗜学能文著有秋水编
孙枝蔚通志字豹人三原人性豪宕敦气节博学工诗明
末逆闯踞关中枝蔚感激时势谋结乡曲诸豪士起义讨
贼卒不果后遂南游吴下流寓䢴关遍交吴越诸名宿笔
床砚匣倡和无虚日康熙十七年举博学宏词入都以年
老求免试不许及试被落南归会
诏下吏部令视与试诸人有年高学赡者授京衔以宠其行部拟
初授正字
特授内阁中书舍人以归枝蔚为诗不事雕饰而意致洒如所著
有漑堂集
李因笃通志字子德富平人年十一为邑诸生丁明季之
乱遂谢去肆力为古文辞尤长于诗歌尝游长安仿少陵
作秋兴诗八首见者多击节时往来秦晋闲康熙十七年
诏集诸儒纂修明史廷臣以因笃名上十八年授翰林院检诗未
两月即疏乞终养疏略曰臣母年逾七旬属岁多病随经
具呈吏部吏部谓称亲援病恐有推诿窃思已病或可伪
言亲老岂容假托臣虽极愚不肖讵忍借口所生指为推
卸之端臣仰图报君俯迫谂母欲留不可欲失未能瞻望
阙廷进退维谷疏三十七上始允归抵家后寝食汤药每
事躬亲越五年母殁遂不复仕性敏绝博极群书又好汲
引后学有文集十五卷诗集三十五卷广韵正四卷
刘淓通志字学海三原人幼聪颕长益奥衍学使吕云藻
荐之不起著有檐曝琐言八卷蓬𥦗杂咏十卷
杨生芝张祖武杨迂庵行略字符远咸宁岁贡生少与华
阴王山史郃阳康乃心游乃心题其庐曰杨子居曾修县
志极该博而未尝一字及乎已总制博公钦其名延课其
子一日博公燕见未及冠先生力求去以千金为赠不受
时博公将南旋以书籍与𢑱鼎暂寄先生家及南归乃以
札致先生云前所寄先生者乃赠先生者也若预言先生
必不受矣其生平清介多类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前36年 (提及)
- 158年 (提及)
- 184年 (提及)
- 201年 (提及)
- 676年 (提及)
- 739年 (提及)
- 796年 (提及)
- 1307年 (提及)
- 1319年 (提及)
- 1331年 (提及)
- 1444年 (提及)
- 1462年 (提及)
- 1508年 (提及)
- 1514年 (提及)
- 1558年 (提及)
- 1641年 (提及)
- 1673年 (提及)
- 1703年 (提及)
- 前25年 (提及)
- 前20年 (提及)
- 前30年 (提及)
- 前12年 (提及)
- 前2年 (提及)
- 585年 (提及)
- 789年 (提及)
- 970年 (提及)
- 991年 (提及)
- 976年 (提及)
- 980年 (提及)
- 998年 (提及)
- 1215年 (提及)
- 1639年 (提及)
- 1643年 (提及)
- 1645年 (提及)
- 1646年 (提及)
- 1647年 (提及)
- 1678年 (提及)
- 1658年 (提及)
- 1674年 (提及)
- 清朝作品